反胡風運動
簡要
- 時間:1950年代
- 名稱:胡風反革命集團案,主要人物為胡風,是一場從文藝爭論到政治審判的事件。
- 鬥爭對象:胡風及其支持者與周揚等人的文藝爭論
- 原因或名目:胡風的文藝理論被部分文藝界人士認為偏離毛澤東紅色文藝理論。
- 影響:共清查了2100多人,逮捕92人,隔離62人,停職反省73人,到1956年,共正式認定78人為「胡風分子」,其中骨幹23人。與1955年中國大陸展開的「肅反運動」聯繫緊密。1988年6月18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辦公廳發出(1988)16號文件,胡風案得到官方徹底平反。
- 連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3%A1%E9%A3%8E%E5%8F%8D%E9%9D%A9%E5%91%BD%E9%9B%86%E5%9B%A2%E6%A1%88
重要時間點
- 1936年,左聯內部有關於「國防文學」(周揚、夏衍、郭沫若提出)和「民族革命戰爭的大眾文學」(魯迅、馮雪峰、胡風提出)的兩個口號的爭論
- 1938年毛澤東在文化問題上提出「新鮮活潑的,為中國老百姓喜聞樂見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後,中國文化界開始對「民族形式」展開討論,胡風等表現出與毛澤東等有異的觀點
- 1940年代和1950年代初,胡風等人已經受到批評。
- 1945年1月,胡風籌辦的文學雜誌《希望》第一期問世。創刊號上刊發舒蕪的哲學論文《論主觀》,以及胡風本人撰文《置身在為民主的鬥爭裡面》的發表,皆與《講話》為代表的毛澤東文藝思想背道而馳。
- 1948年在香港出版的《大眾文藝叢刊》上,對胡風等的文學思想和創作的批評,是該刊的主題之一
- 1948年,在正定召開的魯迅逝世紀念會上,詩人艾青不點名地批評胡風的文章風格。
- 1951年起,一些人寫信給《文藝報》編輯部,要求再次批評胡風文藝思想1952年初,《〈文藝報〉通訊員內部通報》陸續刊登了這些來信。
- 1952年5月25日,胡風舊友舒蕪在《長江日報》發表檢討自我的文章《從頭學習〈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
- 1952年6月8日,《人民日報》轉發舒蕪的文章並加胡喬木撰寫的編者按,「編者按」對「以胡風為首的」「文藝上的小集團」的「錯誤性質」,做出裁定。
- 1954年3月至7月,胡風完成《關於解放以來的文藝實踐情況的報告》,即所謂「三十萬言書」
- 1954年7月22日通過當時負責文教工作的習仲勛「轉呈」給中共中央政治局
- 1955年1月20日向中央做了《關於開展批判胡風思想的報告》。中共中央批准了中宣部等報告,並指出胡風的文藝思想,是資產階級唯心論的錯誤思想,披著馬克思主義的外衣,在長時期內進行著反黨反人民的鬥爭,對一部分作家和讀者發生欺騙作用,必須加以徹底批判。
- 1955年2月,中國作協主席團擴大會議決定對胡風文藝思想進行全面批判。毛澤東也在此時的一份批示中,要求文藝界「應對胡風的資產階級唯心論,反黨反人民的文藝思想進行徹底的批判」,批判運動全面展開。
- 1955年4月1日,《人民日報》發表郭沫若的文章《反社會主義的胡風綱領》。不久,舒蕪在《人民日報》上發表抨擊文章《胡風文藝思想反黨反人民的實質》,同時還交出了在1940年代與胡風的私人通信。
- 1955年5月初,毛澤東斷定胡風等人是一個「反黨小集團」,立即指示中央宣傳部和公安部成立「胡風反革命集團專案小組」。
- 1955年5月13日在《人民日報》以「關於胡風反革命集團的一些材料」為名,公布胡風的通信、集結成書,由毛澤東親自作序出版
- 1955年5月16日對胡風進行搜查
- 1955年5月16日胡風被捕,但至5月18日全國人大才作出逮捕決定
- 1965年底胡風被判刑
- 1955年和1956年全國共清查了2100多人,逮捕92人,隔離62人,停職反省73人,到1956年,共正式定為「胡風分子」78人,其中骨幹23人。1958年5月,78人中撤銷職務、勞動教養、下放勞動等處理的有61人[35]。比較出名的有:華崗、路翎、阿壠、魯藜、牛漢、綠原、彭柏山、呂熒、賈植芳、謝韜、王元化、梅林、劉雪葦、滿濤、何滿子、蘆甸、彭燕郊、曾卓、耿庸、張中曉、羅洛、胡征、方然、朱懷谷、王戎、化鐵等。
- 1966年,胡風夫婦被送到四川省蘆山縣勞動。
- 1978年底,無期徒刑判決被撤銷,胡被釋放,發還財產,安排為四川省政協委員。
- 1979年4月向中共中央提出申訴,陳雲批示由公安部複查。
- 1980年中共中央決定為「胡風反革命集團」案平反,9月29日中共中央發出76號文件
- 1985年胡風逝世,但胡風的家人對1980年的平反不服而讓胡風遺體在很長時間內並未下葬。
- 1985年4月,公安部發出公二字50號文件,正式撤消了1980年第一次平反文件中對胡風「歷史問題」的措辭。
- 1986年1月,中共中央公開撤消對胡風的政治歷史結論。
- 1988年6月18日,中共中央發布《關於為胡風同志進一步平反的補充通知》,正式撤消其個人主義、宗派主義、唯心主義等罪名,「胡風反革命集團」案才被徹底平反。
高饒反黨集團
簡要
- 時間:1953年
- 名稱:高崗饒漱石事件,簡稱高饒事件
- 鬥爭對象:高崗、饒漱石
- 原因或名目:因毛向高崗透露在稅率改制問題上與劉少奇、周恩來相左,使得高饒以為有機可乘,企圖拉下劉少奇,卻反而引發黨內團結的質疑
- 連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B%98%E5%B2%97%E9%A5%B6%E6%BC%B1%E7%9F%B3%E4%BA%8B%E4%BB%B6
重要時間點
- 1952年秋,「五馬進京」,中央為削減地方權力,調任五位地方要員入京,其中,高崗擔任中央人民政府國家計劃委員會主席、饒漱石擔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
- 1953年6月至8月,高崗在全國財經工作會議期間,攻擊薄一波和劉少奇。
- 1953年9月,饒漱石在第二次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以批安子文來對抗劉少奇、周恩來
- 1953年12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毛澤東不點名批評高崗:在被批之後,兩人分別為對方說情,被毛認為兩人串通。
- 1954年2月中共七屆四中全會,一致通過《關於增強黨的團結的決議》,周恩來、陳雲發言暗批高崗「獨立王國」
- 19548月17日,高崗吞服大量安眠藥自殺身亡
- 1955年1月,饒漱石被正式逮捕
- 1955年3月31日,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通過了《關於高崗、饒漱石反黨聯盟的決議》,開除高崗、饒漱石的黨籍
反右運動
簡要
- 時間:1957年「整風運動」過程中又掀起了「反右運動」
- 鬥爭對象:給中共黨內外大量人員劃定了「右派」身份。 (1)以『章(伯鈞)羅(隆基)聯盟』為代表的民主黨派,和工商界人物,和儲安平為代表的自由知識分子(《光明日報》社長章伯鈞、總編輯儲安平,《文匯報》的羅隆基、浦熙修。);(2)以劉賓雁、戴煌為代表的一大批全國各地的新聞出版界的黨內知識分子;(3)以林希翎和北大的『五一九運動』為代表的青年學生;(4)以馮雪峰、丁玲、艾青、吳祖光、鍾惦棐、蕭軍為代表的文藝界的領導和著名文藝家;(5)教育界、科技界的著名的教授、科學家。
- 原因或名目:全中國大陸有552,973人被直接劃為「右派分子」而遭全面批鬥。包括「三錢」之一的錢偉長、知名經濟學家顧准以及後來的國務院總理朱鎔基。據解密檔案顯示,還有大約140多萬人被列為「中右分子」(即中間偏右,類似「候補右派」)。此外,還有「內控右派」、「右傾」、「疑似右派」等各類劃分。反右運動中,被迫害的對象輕則遭撤職降職、開除黨籍團籍、被下放到農村或工廠中進行勞動改造,重則開除公職、集中關押、判刑收監等,部分人士含冤自殺、被處決或受折磨而死
- 影響:
- 連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F%8D%E5%8F%B3%E8%BF%90%E5%8A%A8
重要時間點
- 1956年4月25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作了《論十大關係》的談話,4月28日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又提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雙百方針)。一個月以後,中宣部部長陸定一向知識分子作了題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講話
- 1957年全黨開展整風運動,整頓「主觀主義、宗派主義、官僚主義」(因為1956年10月,正好匈牙利十月事件發生,毛澤東對於政權恐怕不穩固感到擔憂。)
- 1957年4月30日,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召集民主黨派負責人座談,再次提出「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 1957年5月1日,《人民日報》刊載了中共中央在4月27日發出的《關於整風運動的指示》,決定在全黨開展以反對官僚主義、宗派主義和主觀主義為內容的整風運動,號召黨外人士「鳴放」。後來中共開始了反撲的行動,這即是後來所謂的「反右運動」
- 1957年6月1日,儲安平發表《向毛主席和周總理提些意見》,批評中共存在黨天下思想[33]。
- 1957年6月6日,毛澤東為中共中央起草了《關於加緊進行整風的指示》。
- 1957年6月8日,中共中央發出了毛澤東起草的《組織力量反擊右派分子的猖狂進攻的指示》。當天人民日報刊登毛澤東的社論《這是為什麼?》,提到給盧郁文的匿名信表明有人試圖借整風運動進行階級鬥爭,並指出「少數的右派分子在『幫助共產黨整風』的名義之下,企圖乘機把共產黨和工人階級打翻,把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打翻」
- 1957年6月14日,《人民日報》又發表另一篇社論(據說是毛澤東親筆寫的)《文匯報一個時期的資產階級方向》,點名批評《文匯報》和《光明日報》,提出「讓大家鳴放,有人說是陰謀,我們說,這是「陽謀」。因為事先告訴了敵人:牛鬼蛇神只有讓它們出籠,才好殲滅他們,毒草只有讓它們出土,才便於鋤掉。」
- 1957年6月16日,《人民日報》發表了毛澤東的《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其中包括辨別香花毒草的六條標準。
- 1957年7月1日,毛澤東又為《人民日報》撰寫社論《文匯報的資產階級方向應當批判》,其中寫道:「民盟在百家爭鳴和整風過程中所起的作用特別惡劣,……中國天空黑雲亂翻,其源蓋出於章羅(註:指章伯鈞、羅隆基)同盟……這種人不但有言論,而且有行動。他們是有罪的,『言者無罪』對他們不適用。」
- 1957年9月2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嚴肅對待黨內右派份子問題的指示》:
- 1957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發文「中共中央關於《劃分右派分子的標準》的通知」
- 1958年中共第八屆全國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提出「總路線」,加上同年在農村迅速開始的「人民公社」和「大躍進」,合稱「三面紅旗」,全國的中心任務從反右轉移到了大躍進,反右運動逐漸停止。
三反五反運動
簡要
- 時間:「三反」(1951年)「五反」(1952年)
- 名稱:
- 鬥爭對象:指向共產黨內部的一切貪污腐敗分子,消除拜金主義和權力尋租,以及國內的資產階級
- 原因或名目:「三反」(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與「五反」(反行賄、反偷稅漏稅、反偷工減料、反盜騙國家財產、反盜竊國家經濟情報、),出名的口號為「打老虎、打蒼蠅」
- 影響:
- 經濟:對上海、天津、重慶等地區的經濟狀況造成了一定衝擊。華北第一大商埠天津,自「三反」以來,商業批發減少一半,運輸減少四成,銀根緊,市場交易不暢,糧食成交下降達一半,生產下降,稅收減少三、四成。重慶一些工廠商店歇業停工,鋼鐵、機器、建築、捲菸、針織等業目前均極度困難,生產停頓,累計有兩萬工人失業。上海「三反」以來,失業工人增至十三萬人,比1950年初經濟形勢最糟時還嚴重。
- 大抓捕與冤假錯案:出現大量冤假錯案,部分地區動用各類私刑逼供,包括打人、罵人、捆人、戴高帽子、掛牌、罰站、罰跪、刮鼻子、加手銬、坐老虎凳、不准睡覺、火筷烙手等,造成大量人員傷亡或自殺。在「三反」運動中被判處有期徒刑的貪污犯9942人,判處無期徒刑的67人,判處死刑的42人(死緩9人)有許多資本家和商人被迫害自殺,亦有許多人士被處決或折磨致死,中國大陸資產階級走向消亡。
- 連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89%E5%8F%8D%E4%BA%94%E5%8F%8D%E8%BF%90%E5%8A%A8
重要時間點
- 1952年10月毛澤東、周恩來批准結束
- 1951年末「三反」運動始於東北地區,其主要目標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前中國國民黨黨員及無黨派官員,隨後部份城市開始進行「四反運動」(反行賄、反欺詐、反暴力、反偷漏稅),上海工商聯組織「四反運動委員會」。
- 1952年1月26日,毛澤東轉發了北京市委《關於在工商界中爭取多數,開展「五反鬥爭」的報告》,「五反運動」由此開始陸續在全國展開,主要針對國內的資產階級
- 1952年2月5日,上海副市長潘漢年做「五反運動」動員報告,嚴厲指責資本家「忘恩負義、對黨和政府猖狂進攻」。之後,上海「五反運動」由上海市委增產節約委員會工商組主持領導,報刊開始鋪天蓋地的刊登檢舉揭發信件,上海開始逮捕工廠經理、市面經理、商店經理、行商掮客等工商界人士。
- 1952年2月10日,貪污犯劉青山、張子善被槍斃。但劉、張二人從遭逮捕、受審判到獲刑均無相關法律依據,死刑由毛澤東拍板、黨員幹部投票支持
反地方主義
簡要
- 時間:1951年1月至1953年,以及1957年6月至1962年10月,開展了兩次「反地方主義」的鬥爭,是中南局與華南分局的兩派相爭。
- 名稱:
- 發起人:陶鑄等人、中共中央中南局(林彪為第一書記、鄧子恢為第二書記+中南局土改委員會主任李雪峰)
- 鬥爭對象:馮白駒、古大存等老幹部在內的數萬名各級廣東省籍幹部降職、撤職、查辦。(廣東省土改委員會主任為華南分局第三書記方方)
- 原因或名目:土改右傾、地方主義、官僚主義、分散主義
- 連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9%B6%E9%93%B8#%E5%B9%BF%E4%B8%9C%E4%B8%A4%E6%AC%A1%E5%8F%8D%E2%80%9C%E5%9C%B0%E6%96%B9%E4%B8%BB%E4%B9%89%E2%80%9D
重要時間點
- 1950年春,廣東開始試行土改,為中南局與華南分局兩派相爭。李雪峰多次在中南局機關報《長江日報》批評廣東土改群眾發動不夠,太右,是「和平土改」。
- 1951年4月,中南局將中共南陽地委書記趙紫陽調到廣東,任華南分局秘書長,5月6日又增選為廣東省土改委員會副主任。
- 1951年12月25日,又將廣西省委代理書記陶鑄調任華南分局第四書記,並接替方方主管廣東土改運動。此後,中南局正式提出了「廣東黨組織嚴重不純,要反對地方主義」的口號。廣東先後36次大規模進行「土改整隊」、「整肅」。
- 1952年5月,全省共處理廣東「地方主義」幹部6515人。
- 1952年6月12日,中央派專機把方方、陶鑄接到北京,參加中央書記處會議。毛澤東當面批評方方說廣東搞地方主義,毛澤東明確對方方說:「你犯了兩條錯誤,一是土改右傾;二是幹部問題犯了地方主義。」毛澤東宣布,由陶鑄取代方方
- 1952年6月29日至7月6日, 召開了華南分局擴大會議, 葉劍英和方方作了檢討。華南分局進行改組, 葉劍英、張雲逸仍任第一、第二書記; 中南局副書記譚政兼任分局第三書記; 陶鑄仍是第四書記; 方方由第三書記降為第五書記。隨後,七千多名地方幹部受到處分和牽連。這是廣東第一次反”地方主義”。
- 1952年8月中旬, 葉劍英到北京治療和休養, 廣東的工作實際上由陶鑄主持。
- 1953年5月,由陶鑄主持工作的華南分局在向中央和中南局報告中說,方方犯了嚴重的「官僚主義、分散主義」錯誤,是”土改右傾和地方主義錯誤的發展”。經中央決定,撤銷方方華南分局第五書記和廣東省人民政府第一副主席等職。
- 1953年5月7日,根據中南局的通知,葉劍英正式調離廣東。陶鑄接任華南分局代理書記兼省人民政府主席, 趙紫陽升任華南分局副書記。
- 1955年5月, 華南分局撤銷。
- 1955年7月1日,中共廣東省委成立, 陶鑄任省委書記兼省長, 古大存、馮白駒都是省委副書記兼副省長, 趙紫陽任省委副書記兼省委秘書長。
- 1957年6月至1962年10月,由陶鑄領導主持,在廣東省開展了第二次反”地方主義”的鬥爭。
- 1957年12月,廣東省委作出《關於海南地方主義反黨聯盟和馮白駒、古大存同志的錯誤的決議》,報經中央批准, 撤銷馮白駒省委書記和常委, 撤銷古大存省委書記; 第二年又撤銷了古大存省委常委、副省長職務。全省受處分和受牽連的地方幹部達2萬多人,受批判的省委委員有17人,77位省直部、廳級和地市級的地方幹部都被打成地方主義分子,受到撤職或降級的處分,廣州、海南等一些地方還定了「地方主義反黨集團」。
- 1960年9月以後,中共中央恢復了1954年撤銷的六個中央局。陶鑄被任命為中南局第一書記,仍兼廣東省委第一書記。
- 1983年2月9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為馮白駒、古大存同志恢復名譽的通知》,撤銷1957年12月廣東省委第八次全體會議(擴大)《關於海南地方主義反黨集團和馮白駒、古大存同志的錯誤的決議》,撤銷對馮白駒、古大存原處分的決定,恢復他們的名譽。
- 1994年4月,中共中央根據廣東省委關於方方歷史問題的《複查報告》,撤銷對方方的處分,恢復政治名譽。廣東「地方主義」案徹底平反。
四清運動(四清五反、社教)
簡要
- 時間:1963-1965
- 名稱: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簡稱社教運動,又稱四清運動,簡稱四清
- 鬥爭對象:中農、地富和資本家子女、貪污盜竊、投機倒把分子
- 原因或名目:在中國農村逐步推開的一場政治運動,意圖「反修防修」,防止演變。四清運動最初是「清工分,清帳目,清財物,清倉庫」,後來擴大為「大四清」,即「清政治,清經濟,清組織,清思想」
- 影響:四清運動造成了大量人員的非正常死亡,包括被迫害身亡和自殺等,部分區縣的死亡人達數百人甚至數千人。據相關研究人員,四清運動期間77,560人被逼死,共整了5,327,350人,產生了大量冤假錯案
- 連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B%9B%E6%B8%85%E8%BF%90%E5%8A%A8
重要時間點
- 1957年8月8日中央發出《關於向農村群體人口進行一次社會主義教育的指示》,意在對廣大農村幹部和群眾進行社會主義教育
- 1960年起,先後在農村開展了「三反」(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運動和整風整社運動。
- 1961年11月13日,中央又一次發出《關於在農村進行社會主義教育的指示》
- 1962年9月,在中共八屆十中全會上,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提出「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的號召,再次提出要進行社會主義教育運動[11]。
- 1962年冬和1963年初,毛澤東在杭州、南昌等地省委負責人談話,對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之問題並沒有引起各地負責人之高度重視,感到不滿
- 1963年2月11日至28日中央工作會議決定,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增產節約和「五反」運動。中央工作會議重點討論開展社會主義教育的問題,會議後各地紛紛把農村社教運動當做一件大事來做,並且初步總結經驗、上報中央,毛澤東對這些經驗報告極為重視,及時批轉各地、催促參照實行
- 1963年2月毛澤東在中央會議上介紹了保定地區「清理帳目,清理倉庫,清理財務,清理工分」(簡稱「四清」)的經驗。後又發現東北局宋任窮和湖南省委的報告,具體講述了當地社會主義教育經驗。包括「正面教育」,「群眾自我教育等」
- 1963年5月18日,在周恩來主持下,中央政治局舉行會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目前農村工作中若干問題的決定(草案)》,決定草案在5月20日正式下發,成為全國農村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之指導文件。後來被稱為「前十條」。
- 1963年各地立即展開了農村社會主義教育的試點。多數單位情況不錯,但在試點中也暴露刪除一系列問題。如在湖南省麻城縣,共鬥爭331人其中被打21人,被捆的65人,被吊的3人,被罰跪的42人。同年3月15日,帥孟奇在《關於湖南農村社會主義教育運動情況和存在的問題中》提到二月底全省因為鬥爭自殺76人。
- 1963年10月25日,毛澤東起草了《關於印發和宣傳〈關於農村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的一些具體政策問題(草案)〉的通知》,先後由鄧小平和劉少奇修改,並將題目改為《中共中央關於農村社會主義教育中的一些具體政策的規定(草案)》,由毛澤東批准發出,後被稱為「後十條」。湖北省第一批試點鋪開前後死了2000多人,第二批試點開始後,僅襄陽在25天內就死了74人。
- 1964年6月8日毛澤東在會上談到防止修正主義的問題時說:國家有三分之一的權力不在我們手裡,白銀廠、小站就是搞修正主義。關於三分之一政權不在我們手裡的估計,影響了運動之後的發展走向。運動全面展開後,中央大大增加對防止修正主義範圍。
- 1964年6月17日由譚震林主持修改「後十條」,後根據陳伯達的提議,中央決定成立「四清」「五反」指揮部由劉少奇掛帥。7月劉少奇在各地多次講話中強調:後十條中團結95%以上的幹部規定不恰當,要改,二是要擴大四清的範圍,不止是經濟,經濟、政治、思想、組織四個方面的問題,統統要搞清
- 1964年12月,毛澤東與劉少奇之間發生了嚴重的分歧。劉少奇認為「反修防修」的重點在基層,他主抓的四清運動以嚴厲打擊「地、富、反、壞」分子和被認為變修的基層幹部為鬥爭方向;而毛澤東認為修正主義的根源出自黨內上層,說黨內已經形成了一個「官僚主義者階級」。毛澤東提出,當時的主要矛盾是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敵我矛盾,運動的重點是整黨內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反對把矛頭指向基層;劉少奇則表示,運動的性質是人民內部矛盾與敵我矛盾交織,反對把一切矛盾都上升為敵我性質。
- 1965年1月,毛澤東在一個小型會議上不點名地批評了劉少奇。他反對運動中的「人海戰術」集中過多人員,「繁瑣哲學」學習文件內容過繁瑣,「冷冷清清」不依靠群眾。會議後毛澤東講話主要內容被整理為《農村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中目前提出的一些問題》(俗稱《二十三條》)。
- 1970年斯諾問毛澤東什麼時候覺得必須把劉少奇在政治上搞掉,毛澤東答「就是發布二十三條的時候。」
五一六反革命陰謀集團
簡要
- 時間:1967年
- 名稱:簡稱清查五一六
- 鬥爭對象:「首都五一六紅衛兵團」的極左組織,利用五·一六通知散發反對周恩來的傳單
- 原因或名目:中共中央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清查「五·一六」反革命陰謀集團運動,數以百萬計的幹部群眾遭到迫害。另有學者估計受到清查的人以千萬計,整死人以10萬計。
- 影響:
- 連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8%85%E6%9F%A5%E2%80%9C%E4%BA%94%C2%B7%E4%B8%80%E5%85%AD%E5%8F%8D%E9%9D%A9%E5%91%BD%E9%9B%86%E5%9B%A2%E2%80%9D%E8%BF%90%E5%8A%A8
重要時間點
- 1967年9月8日,毛澤東在《人民日報》發表的姚文元《評陶鑄的兩本書》一文中加了一段話:「這個反革命組織的目的是兩個,一個是要破壞和分裂以我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為首的黨中央的領導;一個是要破壞和分裂無產階級專政的主要支柱―偉大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次公開在報刊上提出要在全國徹底揭露「五一六反革命陰謀集團」。
- 1968年,中央成立清查「五·一六」專案領導小組,陳伯達(後被列為「五一六」陰謀集團的操縱者)任組長,公安部副部長李震為辦公室主任,謝富治、吳法憲為領導小組成員。
- 1970年1月31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打擊反革命破壞活動的指示》 ,進一步在全國大規模地開展清查「五一六」運動。
- 1970年3月27日,中共中央發出《中共中央關於清查「五·一六」反革命陰謀集團的通知》。展開全國範圍的清查行動
- 1971年2月8日,經毛澤東批准,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建立『五·一六』專案聯合小組的決定》。專案聯合小組以吳德為組長,李震為副組長,組員有13人。
- 無確切結束時間:這場清查運動一直持續到1974年批林批孔運動,之後不了了之
批孔揚秦
簡要
- 時間:1974年1月18日—6月
- 名稱:
- 鬥爭對象: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批准,在文化大革命中發起批判林彪和孔子,意在打倒時任總理周恩來
- 原因或名目:
- 影響:
- 連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89%B9%E6%9E%97%E6%89%B9%E5%AD%94%E8%BF%90%E5%8A%A8
重要時間點
- 1971年9月13日的九一三事件中林彪死亡,當時中共中央副主席林彪因主張設立國家主席與毛澤東決裂
- 1974年1月18日,毛澤東批准江青、王洪文的要求,轉發江青主持選編的《林彪與孔孟之道》,批林批孔運動展開,當時中國大陸各地的孔廟及相關文物古跡因此遭到了極大的破壞,批林批孔運動相關的書籍出版,反對運動的中山大學教授王季思由於拒絕批判儒家學說,遭到殘酷迫害
- 1974年1月18日,《人民日報》報導了南京大學政治系工農兵學員、幹部子弟鍾志民拒絕父母「走後門」的安排,要求退學一事。「批走後門」迅速與「批林批孔」聯繫在一起,上升為「批林批孔批走後門」。
- 1974年1月30日,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江青點名指責葉劍英「走後門」,同日葉劍英向毛澤東寫信
- 1974年7月1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抓革命、促生產的通知》,運動終止
清除精神污染運動
簡要
- 時間:1983年
- 名稱:清除精神污染(簡稱「清污」)
- 鬥爭對象:由中國共產黨黨內保守派人士所發動,主要針對文藝界、思想界
- 原因或名目:目的是為抵制當時社會開始廣泛萌芽的異化現象、倡導人道主義、接受市場經濟理論、提倡藝術美學的自由主義等傾向。對文革的反思(「傷痕文學」)與對自由的宣揚成為了一種社會思潮。政治上著重於相關政治理論作品是否能送審通過的言論審查制度。
- 影響:
- 1989年六四運動學生的訴求就包括要批判1983年的清除精神污染運動,並讓中國公民能夠享有出版非官方媒體的自由並中止對媒體的言論檢查
- 連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8%85%E9%99%A4%E7%B2%BE%E7%A5%9E%E6%B1%A1%E6%9F%93
重要時間點
- 1979年9月文學刊物《十月》刊登《苦戀》電影劇本
- 1979年開始人民日報社長胡績偉堅持黨報的「人民性」要大於「黨性」
- 1980年8月15日,人民日報發表作者名為「汝信」的文章《人道主義就是修正主義嗎?——對人道主義的再認識》,支持「人道主義」
- 1980年10月連續三天光明日報登載的若干政治改革文章,知識份子開始發表敏感尖銳的政治改革建議。如嚴家其《改革政治制度,需要研究政體問題》,吳明瑜《研究世界政治是改革的需要》,鮑彤《對官僚主義的認識不能停留在過去的水平上
- 1981年1月23日,胡喬木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的講活中開始批評胡績偉的「黨性和人民性」的言論,成為了清除精神污染運動前奏
- 1983年3月7日,周揚紀念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學術報告會上發表題為題為《關於馬克思主義的幾個理論問題的探討》的演講稿,該演講稿實為王元化、王若水、顧驤三人起草,後出現4個針對周揚的批判發言。
- 1983年3月10日,中共當時的意識形態主管胡喬木到周揚家談話,夏衍、賀敬之、郁文、王若水等在場。
- 1983年3月16日,周揚的文章在人民日報發表,當天中宣部長鄧力群批評王若水不應該發表文章。
- 1983年3月26日中宣部會議上,鄧力群宣讀宣布中宣部為《人民日報》刊登周揚文章一事給書記處的報告。報告要求將王若水調出《人民日報》。經過此會,胡喬木實際上清除了文革以來《人民日報》內的改革派,控制了《人民日報》。
- 1983年4月20日,胡喬木、鄧力群曾把反對周揚文章的研究材料上報中共中央書記處,受到胡耀邦的阻攔。胡認為,討論應該限制在學術層面。於是胡喬木和鄧力群繞過書記處直接找鄧小平。
- 1983年9月7日上午,鄧小平通知鄧力群協助整理二中全會講話稿,鄧力群帶上龔育之、鄭惠、盧之超等人為鄧小平組織材料撰寫講話稿。
- 1983年10月中共第十二屆二中全會上,與會者討論通過《中共中央關於整黨的決定》,要求「同資產階級腐朽思想和製造精神污染的行為作鬥爭」,陳雲發表了「不搞精神污染」的講話。鄧小平使用之前鄧力群準備的講話稿《黨在組織戰線和思想戰線上的迫切任務》,特別提出「思想戰線不能搞精神污染」。
- 1983年10月19日,報紙開始報導李先念在全國工會十大上的致詞,其中提到職工應當「抵制和克服各種精神污染」。
- 1983年10月22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用大字標題刊登文章《保持工人階級本色,抵制各種精神污染》次日,《人民日報》的社論也談到了「精神污染」。
- 1983年10月24日,中央書記處發出了《轉發鄧小平同志、陳雲同志講話的通知》,把「不搞精神污染」提升為「清除精神污染」。
- 1983年10月25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新聞《王震在兩個會議上傳達鄧小平同志的指示,高舉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旗幟,防止和清除思想戰線精神污染》,提及「清污」是鄧小平提出的。
- 1983年10月,胡績偉向中央提出了辭去《人民日報》社長職務的請求。
- 1983年10月12日到11月17日,清污運動的高潮期持續了27天。
- 1983年11月6日,胡喬木、鄧力群以權力迫使周揚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檢討自己的錯誤,採訪發表不久後周揚病重入院。
- 1983年11月14日,胡耀邦、趙紫陽在中央書記處對「清污」正式發表講話,提出限制清除精神污染。
- 1983年11月中旬的一個晚上,時任中國青年報社社長的佘世光拜訪胡耀邦,談及「清污」現狀,胡表示擔憂。
- 1983年11月17日佘世光回報社後刊登評論員文章《污染須清除,生活要美化》,其後發出數篇文章對清除精神污染運動提出批評。
- 1983年12月20日,胡耀邦在中央書記處會議上總結,稱鄧小平的清污決定是對的,但是在下級執行時出現了偏差。
- 1983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在清除精神污染中正確對待宗教問題的指示》。這實際上標誌著「清除精神污染」運動的結束。
大肅托
簡要
- 時間:1952年底至1953年初
- 名稱:大肅托
- 鬥爭對象:托派(久已退出托派的人、同情者、青年團員,以及在1950年回大陸的人,全部被捕,共計500多人(一說1000多人))
- 原因或名目:史達林擔心毛是「中國的狄托」,是「人造黃油」,而不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故毛不但宣布「一邊倒」,而且於1952年12月22日發動「大肅托」,以此尋求史達林的認可和支持。
- 連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4%A7%E8%82%83%E6%89%98
重要時間點
- 1952年12月22日至1953年1月8日,全中國大陸統一行動大逮捕托派。黃鑒銅、鄭超麟、尹寬和喻碩遺等四個著名托派分子以「罪惡太大,實在無法量刑」而沒有作出法院裁決,一直被關押在監獄,成了實際上的無期徒刑。
- 1956年,一些托派由於獲得減刑,得以出獄。
- 1972年,毛澤東指示釋放所有在押的托派。
- 1975年,中共中央提議釋放全部在押的國民黨罪犯,這些反國民黨的托派才搭上車,一起獲得釋放。
打AB團
簡要
- 時間:1927-
- 名稱:打AB團
- 鬥爭對象:AB團(Anti-Bolshevik League)
- 原因或名目:AB團是中國國民黨中反共者於1926年12月在江西成立的一個團體,負責與共產黨爭奪江西省國民黨內部的權力
- 影響:共產黨認為有AB團混入了他們內部,並在其黨群機關中開展一系列的反AB團運動,大量黨員被打成AB團並被處決。毛澤東利用這個發動富田事變,張國燾也利用它,發動『許繼慎派慘案』。
- 連結:https://zh.wikipedia.org/wiki/AB%E5%9B%A2
重要時間點
- 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共產黨幫助國民黨在江西建立黨組織。
- 1926年11月8日,北伐軍攻克南昌。蔣介石發現江西的國民黨完全由共產黨員「把持黨務」,於是指示國民黨中央特派員段錫朋組織AB團
- 1927年4月2日,發生了針對江西省國民黨黨部的四·二暴動,AB團隨後垮台。
- 1927年底,江西省的中國國民黨黨務已基本被改組派掌握。
- 1928年初,蔣介石通令各地黨部一律停止活動,又委派黨務指導委員赴各省及特別市整理黨務。
- 1928年5月17日,中國國民黨江西省黨務指導委員會正式成立。改組派還策動中國國民黨江西黨校的學生赴中國國民黨江西省黨部請願,因受警察阻攔而爆發衝突,有學生受傷,改組派乃藉機召開「江西各界聲討AB團毆打黨校學生大會」,指控江西省黨務指導委員會為AB團。段錫朋致函南京警察廳,指控改組派派赴南京者為「圖謀不軌」的「共黨分子」,要南京警察廳緊急處置。劉抱一、曾華英、鄒曾侯也以中國國民黨江西省黨部的名義,向南京警察廳指控改組派代表為「通共分子」及「共產分子」。南京警察廳廳長孫伯文便派出警察,將能找到住址的改組派代表拘留。
- 1929年4月底,國民政府以江西省主席朱培德奉命北伐為理由,派楊賡生代行江西省主席職務。改組派由此受沉重打擊,中國國民黨江西省黨務被江西省黨務指導委員會掌控。
肅反社會民主黨運動
簡要
- 時間:1931年,在中國工農紅軍時期,中國共產黨在閩西革命根據地執行的一系列肅反行動
- 名稱:坑口事變,又稱肅反社會民主黨運動
- 鬥爭對象:支持社會民主黨份子。許多黨的幹部被錯誤的當做「社黨分子」而遭逮捕甚至殺害,如後田暴動的陳品三、陳錦輝,永定暴動的盧肇西、曾牧村,武平小瀾暴動的領導人張滌心等。
- 原因或名目:因應李立三左傾冒險主義錯誤在閩西革命根據地的執行,反革命「社會民主黨」分子
- 影響:
- 連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D%91%E5%8F%A3%E4%BA%8B%E5%8F%98
重要時間點
- 1930年12月,閩西蘇維埃政府根據中共福建省委關於「鞏固蘇區,必須肅清反革命」的指示,成立了閩西蘇維埃政府肅反委員會,由閩西蘇維埃政府裁判部長林一株兼任主席,在根據地內部開展領導肅清反革命的工作。
- 1931年1月8日,閩西蘇維埃政府為紀念卡爾·李卜克內西、盧森堡、列寧三位領袖發出第十四號《通告》,要求地方和軍隊開展紀念活動。因缺乏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基本知識,紅十二軍吳拙哉等幾個戰士激動地呼喊了「擁護第二國際」、「社會民主黨萬歲」等口號。閩西蘇維埃政府肅反委員會就把喊口號的人當做反革命分子加以逮捕,並由此牽連到團政委林梅汀以及江桂華、張德宗等人。肅反委員會立即對他們進行嚴刑審訊,定為反革命「社會民主黨」分子
- 1931年2月21日,閩西蘇維埃政府裁判部接連發出第十九號、二十號通告
- 1931年2月底,閩西蘇區已先後逮捕所謂「社會民主黨」分子60餘人。
- 1931年3月1日,閩西蘇維埃政府在永定虎岡召開「閩西工農兵審判反革命社會民主黨分子代表大會」,審判以林梅汀為首的34人
- 1931年3月2日,林梅汀等17名「主犯」被判處死刑,當場執行槍決。
- 1931年3月15日,中共六屆四中全會代表團到達閩粵贛邊特委所在地虎岡,並確定閩西黨組織目前的中心任務之一是肅清「社會民主黨」,自上而下地徹底改造蘇維埃。
- 1931年5月14日中共閩粵贛邊特委作出「關於徹底肅清社會民主黨、AB團的決議」,號召各地要「以肅反為一切的工作中心」,限令在兩個月內肅清「社會民主黨」。之後,閩西肅反委員會便成為凌駕於閩西根據地各級黨、政、軍組織之上的機關,在「肅反」的名義下,集捕人、檢察、審判權於一身。他們把錯誤的肅反政策和宗派主義糾纏在一起。
- 1931年5月,駐坑口的閩西蘇維埃政府直屬第三大隊黨代表何登南、大隊長李真等對亂抓「社黨」持反對意見。
- 1931年5月27日,他們扣留了前來檢查肅「社黨」工作的閩西蘇維埃政府巡視員羅壽春,釋放了在押的「社黨分子」七八十人。「坑口事變」被閩西肅反機關定性為「社黨分子」反革命暴動。
- 1931年6月5日,閩西蘇維埃政府作出《對於杭武第三區社會民主黨反革命暴動的決議》,強調「肅反要迅速堅決,要捉的快捉,要殺的快殺,要放的快放,不可猶豫緩延」。根據快抓快殺的指示精神,閩西蘇維埃政府35人中有半數被作為「社黨分子」殺害,新紅十二軍連以上幹部也半數以上被作為「社黨分子」殺害,整個閩西蘇區被當做「社黨分子」而錯殺的,多達6352人。
- 1931年11月,毛澤東嚴肅指出:「這樣搞,不要敵人打,我們自己就會垮台」,決定立即停止肅「社黨」活動,並平反冤假錯案。
- 1984年8月23日,中共福建省委對閩西根據地的肅反問題進行了認真的調查研究,確認閩西根據地根本不存在「社會民主黨」組織,開展肅「社黨」運動完全是錯誤的,應予徹底平反
白雀園肅反
簡要
- 時間:1931年,中國工農紅軍鄂豫皖蘇區在河南省光山縣白雀園發生的一起大規模肅反行動,由張國燾、陳昌浩發動
- 名稱:肅清國民黨改組派(白雀園肅反)
- 發起人:紅四軍(及之後的紅四方面軍)
- 鬥爭對象:國民黨改組派。被捕者約六百人,軍人佔三分之一;實際被整肅的有許繼盛(慎)等百餘人,其中判死刑者約三十人,判處各種刑期的徒刑者約百人
- 原因或名目:部隊新舊任既領不同調(張國燾vs徐向前、曾中生)
- 連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9%BD%E9%9B%80%E5%9B%AD%E8%82%83%E5%8F%8D
重要時間點
- 國民政府分共後,部分中共領導及紅軍在鄂豫皖蘇區陸續發展壯大,其中主要部隊由許繼慎、曾中生、徐向前等人率領壯大。
- 1931年後,位於上海的中共中央陸續派曠繼勛、張國燾、陳昌浩等人擔任政治領導工作,新上任的領導大力推行王明路線,主張全力進攻,而與原部隊將領發生矛盾。
- 1931年7月,張國燾主張鄂豫皖蘇區部隊進攻安慶,威脅當時國民政府首都南京。然而,當時紅四軍攻下英山後,徐向前、曾中生將東進戰略改為南下。此時,國民政府派遣許繼慎在黃埔軍校第一期同學曾擴情送信與許,希望離間他。張國燾因此發了紅四軍火速從洗馬畈戰場退出電令,命部隊撤到皖西麻埠進行整頓,隨即捉捕許繼慎、周維炯等。
- 1931年9月,紅四軍全部移駐光山縣的白雀園,曾中生因撤職被隔離出政治事務,而軍長徐向前則與陳昌浩持續爭執,亦被禁止干預政治事項。
- 1931年9月13日起,除了已在麻埠、斑竹園和餘子店逮捕的李榮桂、潘皈佛、許繼慎、周維炯、高建斗等五六十人,紅四軍政治部黨委書記胡明政、組織部長淥禹原、第12師政委龐永俊、副師長肖方、10師副師長程紹山、師政治部主任關叔衣、28團政治委員羅炳剛、29團團長查子清、團政委李侯石、32團政委江子英、33團團長黃剛、團政委袁皋甫、34團政委吳荊赤、36團政委王天明、38團政委任難等上百人被逮捕。另外,在地方紅軍系統的高級幹部中,鄂豫皖軍委副主席鄭行瑞、政治部主任王培吾、秘書長程翰香、前任皖西軍分會主席姜鏡堂、紅軍獨立旅旅長廖業祺等人亦被逮捕。之後大規模的錯殺開始,其中包括許繼慎在內的軍級幹部17人、師級幹部35人、團級幹部44人遇難。
- 1945年,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為許繼慎等人平反,恢復名譽。許繼慎並於1989年,追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家。
一打三反運動
簡要
- 時間:文革時期,1970-1973
- 名稱:「一打三反」的名稱,來自打擊「反革命破壞活動」,反對「貪污盜竊」、「投機倒把」、「鋪張浪費」。
- 鬥爭對象:「一打」的對象是各地殘存反抗中共權威的人,「三反」的目的是加強對地方的控制
- 影響:由中共黨的各級組織正式領導,以政治運動的方式,對相當多的人判處死刑、有期徒刑和剝奪政治權利的刑罰。為了在短期內殺人夠多,產生震懾效果,中央政府把原本屬於最高法院的死刑審核權下放到省一級,省一級隻要把殺人人數報到中央備案即可。但有些省份又將此進一步下放,一直放到縣一級都有權力宣布執行死刑,被判處死刑的一律立即執行。殺人變成了達成數字的任務。前10個月(到1970年11月)揭發了「反革命份子」184萬多名,抓捕了284,800多名,殺了數千人。丁抒估計該運動中非正常死亡的人數在十五萬到廿萬之間。
- 連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80%E6%89%93%E4%B8%89%E5%8F%8D%E9%81%8B%E5%8B%95
重要時間點
- 1970年1月31日,中共中央發出經周恩來主持起草的《關於打擊反革命破壞活動的指示》。
- 2月5日發出《關於反對鋪張浪費的通知》和《關於反對貪污盜竊、投機倒把的指示》。三份文件合而為一,便成了「一打三反」運動。
- 1971年2月26日發出的《中央批轉〈第十五次全國公安會議紀要〉的通知》(中發(1971)20 號,),提及毛澤東提出了「我們不是靠殺人來統治的重要指示」,反映出毛對於周恩來主導的殺戮運動已顯出不滿
- 12月運動達致高潮時,轉為突然打斷而逐漸退潮
- 12月29日周恩來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討論修改公安部黨的核心小組《關於貫徹執行毛主席最近對鎮反問題重要指示的請示報告》時候,表示:「控制捕人殺人」。
- 有些地方一直持續到 1972 年。一直到1972 年、1973年中央當局才收到運動「勝利結束」的報告。
批陳整風運動
簡要
- 時間:1970年底開始,至1971年4月15日至29日(北京)
- 鬥爭對象:參加批陳整風匯報會,即華北會議的有449人,正在參加軍委座談會的143人也出席了會議。會上討論了林彪集團主要成員黃永勝、吳法憲、葉群、李作鵬、邱會作被迫寫的書面檢討,繼續批判了陳伯達,還揭露了李雪峰、鄭維山的政治錯誤。
- 影響:毛澤東藉機調整林彪勢力、並培養自己的接班人
- 連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89%B9%E9%99%88%E6%95%B4%E9%A3%8E%E8%BF%90%E5%8A%A8
重要時間點
- 4月29日,周恩來代表黨中央對這次會議作了總結,並代表黨中央宣布任命李德生為北京軍區司令員,謝富治為第一政治委員,紀登奎為第二政治委員
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
簡要
- 時間:文革時期毛澤東發動
- 名稱: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
- 鬥爭對象:鄧小平
- 原因或名目:毛澤東憂心鄧小平要對文革的評價翻案
- 連結:https://zh.wikipedia.org/zh-tw/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重要時間點
- 1973年3月9日,周恩來草擬《中共中央關於恢復鄧小平同志的黨的組織生活和國務院副總理的職務的決定(送審稿)》報送毛澤東,同日毛澤東閱後批示:「同意。」
- 4月12日,鄧小平以國務院副總理身份參加宴會
- 8月30日毛澤東事先聲明不出席之十屆一中全會,在周恩來主持下,毛澤東再次當選中央委員會主席,副主席是周恩來、王洪文、康生、葉劍英、李德生。江青與王洪文、張春橋、姚文元從此結成「四人幫」宗派集團
- 1974年1月,毛澤東對王洪文、江青請示轉發《林彪與孔孟之道》批示:「同意轉發。」;1月18日中央以當年一號文件轉發這份材料
- 1月25日,在江青策動下,在北京召開1萬多人參加之黨中央直屬機關和國務院各部門「批林批孔」動員大會,江青、姚文元等在會上頻繁插話
- 3月,毛澤東同意鄧小平擔任聯合國大會第六屆特別會議中國代表團團長
- 10月17日,江青策劃「長沙告狀」,提出要王洪文儘快去長沙,向毛澤東告鄧小平和周恩來之「狀」,力圖阻撓鄧小平出任國務院第一副總理
- 12月24日,毛澤東同周恩來、王洪文談話,周恩來說:我們都擁護主席的意見,小平作軍委副主席、第一副總理兼總參謀長;毛澤東又提出:由鄧小平擔任中共中央副主席。毛澤東高度評價鄧小平,稱讚他「政治思想強」,「人才難得」,還採納周之建議,在四屆人大前召開之中共十屆二中全會上補選鄧小平為中央政治局常委、副主席
- 1975年1月,周恩來因患晚期膀胱癌住院。毛澤東為穩定國內形勢,平衡四人幫的勢力,重新起用鄧小平。
- 1月5日,中共中央發出經毛圈閱之一號文件,任命鄧小平為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兼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張春橋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
- 1月6日,在周恩來主持下,中共十屆二中全會在北京召開。任命鄧小平為第一副總理,主持國務院的工作,進行整頓。
- 1月13日至1月17日,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隆重舉行,取得兩項重要成果:一是毛澤東委託鄧小平代重病之周恩來主持起草,最後經毛澤東、周恩來審閱定稿之《政府工作報告》中,重申「在本世紀內,全面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使我國國民經濟走在世界的前列」;二是產生以朱德為委員長、董必武、宋慶齡為副委員長之全國人大常會和以周恩來、鄧小平為核心之國務院領導班子。
- 2月1日,鄧小平開始代重病之周恩來主持國務院工作;周恩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和國務院各部委負責人會議上傳達毛澤東關於鄧小平「政治思想強」、「人才難得」之評價,並稱:「今後國務院的工作由小平同志主持。」
- 2月5日,經過毛圈閱同意,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取消軍委辦公會議,成立中央軍委常委之通知,新中央軍委常委會成員是:葉劍英、王洪文、鄧小平、張春橋、劉伯承、陳錫聯、汪東興、蘇振華、徐向前、聶榮臻、粟裕。
- 1975年7月4日,鄧小平重掌大權之後,在周恩來等人的支持下,對文化大革命發動以來造成的各種問題進行調查解決。他提出「三項指示為綱」,把發展經濟放在首要的戰略地位,力圖將全國的政治經濟生活重新納回到正常軌道中來。做法引起了毛澤東的不滿。
- 1975年下半年,毛澤東病重,與外界的聯繫基本只能靠侄子毛遠新傳達。在這種情況下,四人幫於11月1日通過毛遠新向毛澤東反映鄧小平妄圖「翻案」,這最終促使毛澤東作出決定:反擊鄧小平。
- 1975年11月20日,政治局召開會議,專門討論對「文化大革命」之評價,會前毛澤東提出由鄧小平主持,鄧小平沒有接受毛澤東之建議,鄧小平說由他主持這個決議不適宜。毛澤東立即決定停止讓鄧小平統管全面工作,讓其「專管外事」。
- 11月24日,中共中央召開「打招呼會議」,由鄧小平宣讀經毛澤東審閱的《打招呼的講話要點》,正式定性為「這是一股右傾翻案風」。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開始。
- 11月26日,中共中央把《講話要點》轉發,「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迅速展開
- 1976年2月5日,《打招呼的講話要點》一文向全國普通群眾公布。2月6日,中共中央決定停止貫徹執行鄧小平、葉劍英1975年7月的講話精神。
- 2月25日,華國鋒主持召開「第二次打招呼會議」,傳達《毛主席重要指示》,指出:根據毛澤東的指示,開展對鄧小平的點名批評。此後,全國各家媒體紛紛發表社論和文章,全面否定鄧小平1975年以來實行的各項措施,將鄧小平定為「不肯改悔的黨內最大的走資派」。
- 3月2日,江青以「看望」參加會議的人員為名,單獨召集十二省區開會,稱鄧小平「代表買辦資產階級」,是「大漢奸」、「國際資本家的代理人」。
- 4月4日清明節前後,以北京天安門廣場為中心,四五運動爆發
- 4月7日,毛澤東肯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對天安門廣場事件所採取之措施,提議由政治局作出兩項決議:一、任命華國鋒為黨中央第一副主席、國務院總理;二、撤銷鄧小平黨內外一切職務,保留黨籍。中共中央政治局通過《關於華國鋒同志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國務院總理的決議》和《關於撤銷鄧小平黨內外一切職務的決議》
- 8月,中共中央將鄧小平主持制定的《論全黨全國各項工作的總綱》,《關於加快工業發展的若干問題》、《科學院工作匯報提綱》稱作「三株大毒草」
- 9月9日。毛澤東逝世,10月6日,華國鋒在葉劍英、汪東興等支持下,發動懷仁堂政變,一舉拘捕了四人幫全體成員。華國鋒在控制局勢之後,基於權力鬥爭和推行「兩個凡是」的需要,繼續推進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拒絕給鄧小平平反,表示要「集中批四人幫,連帶批鄧」。
- 1977年3月14日,華國鋒在中央工作會議上,再次拒絕陳雲、王震提請讓鄧小平恢復工作的要求,稱如果讓鄧小平復出,就會導致四人幫復辟。但是,此時以葉劍英為首的大批軍隊和老資格領導人紛紛表態支持鄧小平。在這種情況下,華國鋒無力抵擋鄧小平的復出。
- 7月21日,中共十屆三中全會作出決議:恢復鄧小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等職務(三副一長)。這正式宣布了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的結束。
肅反運動
簡要
- 時間:1955年-1957年年底結束
- 名稱:肅清暗藏的反革命分子運動,簡稱「肅反運動」
- 鬥爭對象:肅清中共、政府、軍隊中的反革命分子,造成了數十萬人被逮捕、5.3萬人的非正常死亡
- 影響:肅反運動被視為是「胡風反革命集團案」的延續,中國大陸共有140多萬知識分子和幹部被迫害,21.4萬人被捕,2.2萬人被槍決,總共死亡5.3萬人
- 連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2%85%E6%B8%85%E6%9A%97%E8%97%8F%E7%9A%84%E5%8F%8D%E9%9D%A9%E5%91%BD%E5%88%86%E5%AD%90%E9%81%8B%E5%8B%95
重要時間點
1955年7月1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展開鬥爭肅清暗藏的反革命分子的指示》,在中國大陸各省、市、自治區、人民解放軍和中央一級黨的、政府和群眾團體的機關開始肅清一切暗藏的反革命分子。
8月25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徹底肅清暗藏的反革命分子的指示》,毛澤東將各團體中鎮壓的比例定為百分之五。
土地改革運動
簡要
- 時間:1950年代-1953年
- 名稱:土地改革運動
- 鬥爭對象:貧農、僱農是土改依靠的對象,中農是團結的對象,中立富農,地主被定為剝削階級,是土改打擊的對象。被劃分為地主、富農的人及其家庭成員成為為了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的賤民階層,在以後運動中不斷受到迫害,人身安全也沒有保障。另一方面,對地主帶有苦大仇深感情,對土改運動積極的貧農和下中農階層的農民當時稱為「思想進步者」,也就是民間俗稱的「土改根子」。土改根子在土改運動中經常為「鬥地主」運動推波助瀾,為土地由高度集中的地主階級到無地少地的農民的再分配,以及鞏固新建立的農村地方政權做出貢獻。
- 成效:至1953年,除新疆、西藏、青海、川邊等少數民族地區,中國大陸大部分地區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3億多無地或少地的農民無償分得約7億畝土地及生產資料,並每年免除地租3000萬噸糧食。從1953年開始,中國共產黨開始在中國大陸推行土地集體所有制,包括強制實施農產品統購統銷政策、農業合作化運動以及「人民公社」運動等,再次剝奪了農民對土地的所有權、使用權和經營權。1980年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施後,農民獲得了土地的使用權、經營權。
- 影響:(1)土地改革運動的開展,從政治和經濟上徹底打倒了中國農村精英階層,並摧毀了中國鄉村的傳統文化藝術及道德,從而達到控制農村政權的目的。(2)該運動徹底消滅了中國自秦、漢以來作為地方政治精英的地主和鄉紳階層,改變了兩千多年來「皇權不下縣」的局面,國家政權的動員力從此深入村鎮基層。(3)土地改革運動並未採取和平方式進行,而是採取暴力方式進行的,研究學者估計此次運動共造成100萬-500萬人非正常死亡、導致了農村精英階層的消亡。受害者中很多是掌握知識和瞭解經濟規律、不事具體生產且以地租為生的地主及其家屬。
- 連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C%9F%E5%9C%B0%E6%94%B9%E9%9D%A9%E8%BF%90%E5%8A%A8_(%E4%B8%AD%E5%8D%8E%E4%BA%BA%E6%B0%91%E5%85%B1%E5%92%8C%E5%9B%BD)
重要時間點
- 1950年6月召開的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與會代表討論《土地改革法》。毛澤東則堅決反對把土地恩賜給農民的和平土改,他主張組織農民與地主階級進行面對面的鬥爭奪回土地。
- 1951年11月,毛澤東批評廣東土改進展太慢,像「烏龜」。毛澤東將陶鑄和趙紫陽調到廣東主管土改工作,並且調集大批幹部南下廣東參加土改工作。(幹部普遍存在鼓勵農民打人的情況,土改隊幹部親自上陣打人的情況也並不少見,造成土改時期有大量的人民死亡。當時的中共中央中南局華南分局書記葉劍英和副書記方方在領導土改運動時採取了比較溫和的政策和做法,結果廣東土改受到黨主席毛澤東的批評。)
- 1952年2月,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書記處會議上當面批評方方犯了「土改右傾」的錯誤,他說道:「廣東土改迷失方向。我要打快板,方方打慢板。」
城工部事件
簡要
- 時間:1948年
- 名稱:城工部事件,又稱城工部冤案
- 鬥爭對象:
- 原因或名目:綜合莊征事件以及前後發生的閩贛邊區游擊縱隊司令員沈宗文被出賣等事件,閩浙贛省委因阮英平、孟起等閩籍中共黨員遇難而引發的錯殺城工部黨員的重大冤案,最終時任閩浙贛省委書記的曾鏡冰等人認為是城工部幹部被派往各地後才導致了此類事件的發生,因此城工部已被國民黨特務控制,成了「紅旗特務組織」。該事件導致當時一百多名城工部幹部被冤殺,近四千人被開除黨籍。
- 影響:
- 連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F%8E%E5%B7%A5%E9%83%A8%E4%BA%8B%E4%BB%B6
重要時間點
- 1947年,孟起(原名孟琇燾)率城工部組織了「布變」,竊走福建海關查扣的大量布匹和棉紗,事後部分未轉移的布匹被其女傭發現,後被國民黨當局知悉。孟起被捕後,由於搜出中共黨內文件,孟起被確認為中共黨員。
- 11月孟起被押解往南京。孟起被捕後,時任福建城工部部長莊征為營救孟起提出營救方案,其中的「假投降」方案使閩浙贛省委懷疑其是內奸,申報中共中央華東局,得到張鼎丞、鄧子恢「如確有內奸行為,可由你們緊急處理,不再因循誤事,但應查明真相」的回覆後,莊征被捕,在中共當局的逼供下屈打成招,後被處死,其職務由城工部副部長李鐵接任。
- 1948年1月22日,時任閩東地委書記的阮英平參加完地委會議後起身前往南古甌地區向省委匯報工作,途中遭遇搜山的國軍,阮與警衛員陳書琴失聯,
- 2月1日逃入寧德北洋大窩村,謊稱自己是商人,投宿於當地范起洪家中。次日范起洪等人見財起意,殺害阮英平、搶奪其財物後將其拋屍山中。
- 1952年鎮反期間,福建省公安部門在葉飛的指示下才抓獲兇手。
- 1948年4月李鐵被殺於建陽縣岩溪村,閩北地委常委及閩北城工部主要負責人曾煥乾被活埋於武夷山下,閩東城工部幹部葉挺荃、陳子英等被殺於壽寧縣岩後村東坑山[3]。前後共有127名中共城工部幹部被處死。
- 1953年初,福建省委開始審查此事
- 1954年赴京報告,鄧小平、楊尚昆、譚震林、安子文等中央領導在中南海聽取了匯報,提出不僅要平反罹難者,還要追究「原區黨委的錯誤」。
- 1956年宣布平反城工部事件,承認城工部是「黨的組織」
- 1957年恢復1276名城工部黨員黨籍,隨後曾鏡冰被認為有「內奸嫌疑」而撤銷其在福建省的工作,下放到內地。
- 1967年文革期間被迫害而死於北京。
- 1983年胡耀邦為曾鏡冰平反。迄今,城工部已有3960人被恢復黨籍。
揭批查運動
簡要
- 時間:1976年10月持續到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 名稱:揭批查運動
- 鬥爭對象:揭發批判林彪、「四人幫」的罪行,清查文革中與林彪、「四人幫」有牽連的人和事的運動
- 原因或名目:中共中央將揭批查運動分三個階段進行。具體步驟是:首先揭批四人幫篡黨奪權的陰謀,隨後揭批他們的反革命面目和罪惡歷史,最後從理論方面肅清四人幫各種思想的影響,並清查與四人幫有牽連的人和事。
- 影響:
- 連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8F%AD%E6%89%B9%E6%9F%A5%E8%BF%90%E5%8A%A8
重要時間點
- 1976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向黨內高級領導幹部發出《中央關於粉碎王洪文、張春橋、江青、姚文元反黨集團的通知》。
- 10月18日,中共中央下發《關於王洪文、張春橋、江青、姚文元反黨集團事件的通知》,列舉「四人幫」反黨篡權的罪行,宣布對他們隔離審查。
- 10月25日,「兩報一刊」(《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紅旗》雜誌)發表社論《偉大的歷史性勝利》,提出「要徹底揭露王張江姚反黨集團的滔天罪行,深入批判他們反革命的修正主義路線,肅清其流毒」。
- 1976年12月10日,第一階段:中共中央批發《王洪文、張春橋、江青、姚文元反黨集團罪證(材料之一)》。1977年3月6日,第二階段:中共中央批發《王洪文、張春橋、江青、姚文元反黨集團罪證(材料之二)》。1977年9月23日,第三階段:中共中央批發《王洪文、張春橋、江青、姚文元反黨集團罪證(材料之三)》。
-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結束全國範圍內大規模的揭批林彪、「四人幫」的群眾運動,把全黨工作的著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
- 1979年1月9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揭批查運動要善始善終》。
粉碎四人幫
簡要
- 時間:1976年10月6日
- 名稱:粉碎四人幫(當時稱為「一舉粉碎四人幫」,又稱懷仁堂事變)
- 鬥爭對象:華國鋒聯合葉劍英和汪東興等黨政軍要人,將王洪文,張春橋,江青,姚文元和毛遠新等五人於北京市中南海以「隔離審查」名義抓捕並拘禁的事件。
- 原因或名目:毛澤東去世後,中國共產黨黨內出現權力真空,通過文革造反起家的四人幫與文革中受到打擊的老幹部在路線上存在巨大分歧,內部鬥爭異常激烈。名目為「隔離審查」。
- 影響:
- 連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2%89%E7%A2%8E%E5%9B%9B%E4%BA%BA%E5%B8%AE
重要時間點
- 1976年9月11日,王洪文背著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中南海另設「中央辦公廳值班室」,並用中共中央辦公廳名義通知全國各地,重大問題要及時向他們指定值班人員請示;企圖切斷中共中央、華國鋒同各省、市、自治區之聯繫,由他們發號施令指揮全國。華國鋒從中共湖南省委書記張平化給他電話中得知此事,同葉劍英商議,決定以中央政治局名義通知王洪文,立即關閉擅自設立之「中央辦公廳值班室」
- 9月16日,華國鋒召集李先念、吳德、陳錫聯、紀登奎、陳永貴等人在國務院會議廳開會
- 9月17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擴大會議在人民大會堂新疆廳召開,主要議題為毛澤東手稿如何處理,以及毛遠新是否需要回到遼寧。四人幫與華國鋒及葉劍英發生爭執。之後,華國鋒又獲得了陳錫聯與蘇振華的支持。
- 9月21日,葉劍英來到華國鋒住處商討初步方案。9月26日晚,國務院小禮堂電影放完後,華國鋒留下李先念和吳德商量方案,吳德提出「逮捕」和「投票否決」的形式。
- 10月6日下午3時,中共中央辦公廳通知中央政治局常委到中南海懷仁堂開會,內容如下:一是研究《毛澤東選集第五卷》的出版問題;二是研究毛主席紀念堂的選址問題。五人於北京市中南海以「隔離審查」名義抓捕並拘禁四人幫都被拘捕。葉劍英提議,中央政治局一致通過,華國鋒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將來提請中央全會追認。華國鋒正式成為繼毛澤東以後的最高領導人。
- 1976年10月7日華國鋒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秘密會議上接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結束了毛澤東所發動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
- 10月18日,中共中央印發《關於王洪文、張春橋、江青、姚文元反黨集團事件的通知》,要求向全體黨員傳達毛澤東批評四人幫一系列指示,指導開展「揭發批判四人幫運動」
- 10月24日,北京百萬軍民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慶祝大會,慶祝粉碎「四人幫」
- 1980年公開審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案,並判處相應刑罰。
- 1976年12月10日,中共中央向全黨全國發布《王洪文、張春橋、江青、姚文元反黨集團罪證(材料之一)》
- 1977年3月6日,中共中央下發「四人幫」罪證「材料之二」——《「四人幫」的反革命面目及其罪惡歷史》
- 1977年7月,中國共產黨十屆三中全會通過《關於王洪文、張春橋、江青、姚文元反黨集團的決議》,決定開除王、張、江、姚4人之黨籍,撤銷其黨內外一切職務
- 1977年9月23日,中共中央又下發「四人幫」罪證「材料之三」——《「四人幫」在各個領域散布的反動謬論》
- 1978年,全國清查工作基本結束,揭批「四人幫」運動取得決定性之勝利;運動之目的基本實現,
-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及時結束全國揭批「四人幫」之群眾運動
清理「三種人」
簡要
- 時間:1983至1984年
- 名稱:清理「三種人」
- 鬥爭對象:反對「文化大革命」的一派,以鄧小平、陳雲、胡耀邦等黨內元老為主發起,目的是防止改革開放的方針被「文革」遺留分子翻案
- 原因或名目:文化大革命結束後,中國共產黨黨內進行撥亂反正和人事調整的一項政治運動。三種人指的是:造反派起家的人、幫派思想嚴重的人、打砸搶分子。
- 連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8%85%E7%90%86%E4%B8%89%E7%A7%8D%E4%BA%BA
重要時間點
- 1981年5月8日,陳雲出具《提拔中青年幹部是當務之急》
- 1982年7月3日,陳雲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重申,並首次提出:「在提拔中青年幹部時,必須對「三種人」保持警惕,決不能提拔造反派起家的人、幫派思想嚴重的人、打砸搶分子,對這些人一個也不能提拔,必須堅決撤下來。」
- 1982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清理領導班子中「三種人」問題的通知》(中發(82)55號),開始清理三種人。
- 1983年,陳雲在中共十二屆二中全會重申。
- 1983年10月,中央十二屆二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整黨的決定》,《決定》把清理「三種人」作為新時期整黨的一項重要內容。
- 11月16日,中共中央轉發《鄧小平同志關於如何劃分和清理「三種人」的談話》
- 1984年7月31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清理「三種人」的補充通知》。
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
簡要
- 時間:1986年9月
- 名稱: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
- 發起人:鄧小平等
- 鬥爭對象:在這場運動中,劉賓雁、方勵之、王若望等人被開除黨籍,巴金等人受到公開批判,當時資歷較淺但作品前衛的劇作家高行健也受到批判
- 原因或名目:反資產階級自由化的主要發動者胡喬木、王震、鄧力群、薄一波等人到鄧小平家反映學潮的嚴重性,一致認為這是胡耀邦姑息和領導無力的結果,認為胡耀邦應對當前的局勢負責。鄧胡只好左傾以對
- 影響:
- 連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F%8D%E5%AF%B9%E8%B5%84%E4%BA%A7%E9%98%B6%E7%BA%A7%E8%87%AA%E7%94%B1%E5%8C%96
重要時間點
- 1980年12月25日,「資產階級自由化」這個概念最早是鄧小平在《貫徹調整方針,保證安定團結》的講話中指出要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的傾向,提道「要批判和反對崇拜資本主義、主張資產階級自由化的傾向」。
- 1983年,中國共產黨的左派人士發動了「清除精神污染」的政治活動。
- 10月,鄧小平再次提到,「對於思想理論方面「左」的錯誤觀點,仍然需要繼續進行批評和糾正。」
- 1986年上半年起,鄧小平再次提出「政治改革」並啟動了「政治體制改革」的研討和制定
- 9月「中央政治體制改革研討小組」成立,成員包括趙紫陽、胡啟立、田紀雲、薄一波、彭沖。鄧小平的政治改革出發點是黨政分開、提高行政效率、革除官僚主義弊端、推動經濟制度進一步改革等,但不能照抄西方的憲政制度
- 1986年9月28日,中共十二屆六中全會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方針的決議》:「反對自由化,不僅這次要講,還要講十年二十年。這個思潮不頂住,加上開放必然進來許多烏七八糟的東西,一結合起來,是一種不可忽視的、對我們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的衝擊。」
- 1986年底,八六學潮的爆發使得改革派的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於1987年初被迫辭職,中共左派人士鄧力群、胡喬木等人在鄧小平的支持下,於1987年初順勢推廣、展開了反資產階級自由化運動。但該運動此後遭到了代理中共中央總書記、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趙紫陽的反對,趙紫陽認為左派利用了反自由化運動來反對和否定改革開放,並以此說服了鄧小平,該運動隨後於1987年中期逐漸結束。
- 1986年12月,中國大陸各地爆發了八六學潮,對學校管理和有關國家政治體制改革等問題提出意見,並高呼「要民主」等一類口號。
- 1986年12月27日,反資產階級自由化的主要發動者胡喬木、王震、鄧力群、薄一波等人到鄧小平家反映學潮的嚴重性,一致認為這是胡耀邦姑息和領導無力的結果,認為胡耀邦應對當前的局勢負責。
- 12月30日,鄧小平通知胡耀邦、趙紫陽、萬里、胡啟立、李鵬、何東昌等人到他家談話,指出:「是幾年來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旗幟不鮮明,態度不堅決的結果。這件事發生了,也是好事,提醒了我們。應該說,從中央到地方,在思想理論戰線上是軟弱的,喪失了陣地,對於資產階級自由化是個放任的態度,好人得不到支持,壞人猖狂得很。」
- 1月28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當前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若干問題的通知》,指出「搞資產階級自由化否定社會主義制度、主張資本主義制度,核心是否定共產黨的領導。」
- 1987年4月28日,趙紫陽向鄧小平作出匯報,提到有一些人以「左」反對改革開放、借反自由化來否定改革開放的情況。
- 1987年5月13日,「宣傳、理論、新聞、黨校幹部會議」在中南海懷仁堂召開,趙紫陽作了「5.13講話」,對將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的鬥爭擴大到經濟領域的主張進行了嚴肅的批評
- 7月1日,《人民日報》重新發表鄧小平的「8.18講話」[5]。這兩個講話發表後,「反資產階級自由化」運動告一段落,改革開放再次成為輿論宣傳的主流。
「天網」行動
簡要
- 時間:始於2015年
- 名稱:天網行動
- 鬥爭對象:貪污逃逸幹部,不能讓腐敗分子躲進『避罪天堂』、逍遙法外
- 原因或名目:逮捕外逃中國共產黨黨員和政府官員的反腐敗追逃追贓行動
- 影響:2021年6月28日中央紀委副書記、國家監委副主任肖培稱, 2014年開展「天網」行動以來,從120個國家和地區追回外逃人員9165人,其中黨員和國家工作人員2408人,追回贓款217.39億元,「百名紅通人員」已有60名歸案
- 連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2%80%9C%E5%A4%A9%E7%BD%91%E2%80%9D%E8%A1%8C%E5%8A%A8
重要時間點
- 2015年3月,中央反腐敗協調小組國際追逃追贓工作辦公室的會議在北京市召開,會議部署追逃追贓任務,同時決定啟動「天網」行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主要是逮捕犯罪嫌疑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主要負責追逃追贓。中國人民銀行負責掌控貪官轉移資金;中共中央組織部負責清查貪官護照。
- 2015年3月28日下午,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寮國大使館配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聯合緝捕工作組把躲避在寮國的貪官原天津市國家稅務局直屬分局原局長龐順喜、原天津港保稅區瀚通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原總經理安慧民緝捕歸案
- 2015年,國際刑警組織中國國家中心局公布了「百名紅色通緝令」,追捕100名涉嫌犯罪的外逃國家工作人員、重要腐敗案件涉案人等人員。
獵狐行動
簡要
- 時間:2014年7月22日-2015年
- 名稱:獵狐行動(簡稱獵狐2014,又稱獵狐2014專項行動)
- 鬥爭對象:
- 原因或名目:公安部部署執行的追捕逃亡到境外(包括香港、澳門)的人員的專項行動。
- 影響: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貪官隱藏排名前三位的國家,並且出現了中國特色的「貪官腐敗子女村」
- 連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8C%8E%E7%8B%902014%E4%B8%93%E9%A1%B9%E8%A1%8C%E5%8A%A8
重要時間點
- 2014年1月,中紀委十八屆三中全會上強調「加大國際追逃追贓力度,決不讓腐敗分子逍遙法外」。
- 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追逃追贓工作的通知》,表示「不論逃到哪裡,不論躲藏多久,都要逮捕歸案」,同時,中紀委將「外事局」與「預防腐敗室」整合為「國際合作局」,加大反腐敗。
- 5月29日,中紀委召開中央國家機關有關部門國際追逃追贓工作座談會,到會的包括: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外交部等。
- 2014年7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正式啟動「獵狐」專項行動,劉金國是主要負責人。
- 2014年12月8日,面對即將結束的行動,主要負責人劉金國公布了獵狐行動的效果:「共抓獲外逃經濟犯罪嫌疑人428名,是2013年總數的2.8倍。其中,涉案金額千萬元以上的141名;逃往境外超過10年以上的32名。」
- 2014年12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發布消息稱,「獵狐2014」專項行動截至目前(即行動開始後135天)已從60個國家和地區抓獲外逃經濟犯罪人員428名,其中231名為主動投案自首。
- 2015年1月1日,獵狐行動結束,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宣布從69個國家和地區逮捕了680人。
鎮壓反革命
簡要
- 時間:1950年代初
- 名稱:鎮壓反革命運動,簡稱鎮反運動
- 鬥爭對象:對中華民國政府及中國國民黨殘餘勢力、特工以及傳統會黨、幫派、土匪等地方武裝勢力進行了鎮壓,具體方式包括處決、勞改、送監等
- 原因或名目:毛澤東主持下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清查和鎮壓反革命分子的大規模政治運動
- 影響:(1)這場政治運動存在較大爭議。部分異見人士認為,鎮壓反革命運動是毛澤東領導的中國共產黨犯下的第一宗滔天罪行,目的是鞏固新政權,不顧人民生死,自相殘殺。但是中國共產黨官方及部分民間學者則認為,中國共產黨基本肅清了敵對勢力分子,維護了社會的和平與穩定,為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開展奠定了基礎。(2)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中國共產黨於1954年的官方統計,鎮反運動中共有260餘萬人被捕、130餘萬人被監禁、71.2萬人被處決,其中包括諸多冤假錯案。1996年的官方文件顯示鎮反運動鎮壓了157萬多人,其中87.3萬餘人被判死刑。外界則估計有100-200萬人遭處決。
- 連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5%87%E5%8E%8B%E5%8F%8D%E9%9D%A9%E5%91%BD%E8%BF%90%E5%8A%A8
重要時間點
- 1950年2月,中共中央專門召開會議討論了處決人犯的比例問題,「決定按人口千分之一的比例,先殺此數的一半,看情形再作決定」。
- 1950年3月,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剿滅土匪建立革命新秩序的指示》和《關於鎮壓反革命活動的指示》,動用軍隊開始「全國大剿匪」及鎮反運動。對於土改,毛提出暫時不動富農的土地。如果我們暫時不動半封建富農,待到幾年之後再去動他們,則將顯得我們更加有理由,即是說更加有政治上的主動權。
- 10月9日,毛澤東將羅瑞卿、彭真等人叫到中南海,要求他們連夜起草一份鎮壓反革命的文件,這就是著名的《關於鎮壓反革命活動的指示》,即「雙十指示」。毛澤東認為,現在抗美援朝戰爭打起來了,財經問題基本解決了,因此,「不要浪費了這個時機,鎮壓反革命恐怕只有這一次,以後就不會有了。……主要的是為了發動群眾。」
- 1950年10月10日通過了《關於鎮壓反革命活動的指示》(雙十指示),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大規模開展鎮反運動。
- 1950年10月16日至21日在北京召開第二次全國公安會議,傳達貫徹中央關於鎮壓反革命的指示,部署在全國範圍內開展鎮壓反革命活動
- 1951年2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反革命條例》
- 1951年10月,全國規模的鎮壓反革命運動基本結束。
- 1951年9月11日至17日在北京召開了第四次全國公安會議,檢查了貫徹、執行第三次全國公安會議精神的情況,總結鎮壓反革命運動的經驗,研究、部署今後一個時期的工作任務。
- 1951年底後,鎮反運動逐漸讓位於三反五反運動。
掃黑除惡專項鬥爭
簡要
- 時間:2018年1月24日開始實施,目標為期三年
- 名稱:掃黑除惡專項鬥爭
- 鬥爭對象:黑惡勢力
- 原因或名目:掃黑除惡專項鬥爭行動由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領導小組統籌進行,這個小組由中央政法委牽頭,中央紀委,國家監察委,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等24個部門組成,旨在依靠黨和政府的力量打擊「黑惡勢力」。
- 影響:2021年3月全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宣稱三年專項行動期間全國共打掉涉黑組織3644個,涉惡犯罪集團11675個,抓獲犯罪嫌疑人23.7萬人,緝拿目標逃犯5768人,全國公安機關共破獲涉黑涉惡刑事案件24.6萬起,繳獲槍枝3114支,帶動破獲2015年以前陳年積案8.08萬起,其中命案積案2669起。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案件89742件,立案處理115913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80649人,移送司法機關10342人。全國共打掉農村涉黑組織1289個,農村涉惡犯罪集團4095個,依法嚴懲「村霸」3727名。全國組織系統會同有關部門排查清理受過刑事處罰,存在「村霸」、涉黑涉惡等問題的村幹部4.27萬名。全國共打掉欺行霸市等涉黑組織1128個,打掉資產在億元以上的涉黑組織653個,依法處置生效涉黑涉惡案件資產1462億元。依法託管代管涉案企業887家。
- 連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89%AB%E9%BB%91%E9%99%A4%E6%81%B6%E4%B8%93%E9%A1%B9%E6%96%97%E4%BA%89
重要時間點
- 2018年1月2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於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通知》,部署為期三年的掃黑除惡專項鬥爭。要求「掃黑除惡」與「基層反腐敗」結合起來,收起黑社會組織「保護傘」,剷除組織犯罪滋生土壤
- 2018年2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下發《關於依法嚴厲打擊黑惡勢力違法犯罪的通告》
- 2018年6月,全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領導小組辦公室成立[6]。
- 2018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全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督導工作方案》。開展為期一個月的第一輪督導工作
- 2019年4月1日至10日,中央掃黑除惡第二輪督導工作全面啟動
- 2019年4月9日發布《關於辦理惡勢力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關於辦理「套路貸」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關於辦理黑惡勢力刑事案件中財產處置若干問題的意見》《關於辦理實施「軟暴力」的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等4個意見,明確惡勢力等犯罪行為的具體認定標準
- 2019年5月底至6月上旬,中央掃黑除惡督導組已完成對北京、陝西、黑龍江、內蒙古、上海、江蘇、青海、甘肅等8個省市的進駐工作,6月12日前進駐西藏、寧夏,第三輪督導工作全面啟動,中央掃黑除惡督導實現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省、區、市全覆蓋
- 2019 年10月11日至12日,全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第二次推進會上提及第三輪督導工作已結束,並提到截至2019年9月25日,中國大陸打掉涉黑組織2367個,打掉涉惡犯罪團伙29571個;34792名涉黑涉惡違法犯罪人員投案自首;上半年刑事案件同比下降6%,八類嚴重暴力案件下降11.1%,涉槍案件下降44%;中國大陸紀檢監察機關立案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案件移送司法機關5500人
- 2019年10月中旬,中央掃黑除惡第11至21督導組陸續進駐第二、三輪督導的2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開展督導「回頭看」。第二、第三輪督導「回頭看」於11月15日前全部完成。
- 11月29日,全國掃黑辦在京召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央督導組「回頭看」匯報會,總結第二、第三輪督導「回頭看」成效經驗[12][13]。
- 2020年4月,按照全國掃黑辦統一部署安排,各地全面啟動線索清倉、逃犯清零、案件清結、黑財清底、傘網清除、行業清源等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六清」行動
- 2020年4月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開展掃黑除惡追逃「清零」行動,成立掃黑除惡追逃「清零」行動指揮部
- 2021年3月29日,全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總結表彰大會舉行[18]。
文化大革命
簡要
- 時間:
- 名稱:
- 鬥爭對象:
- 原因或名目:
- 影響:
- 連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6%87%E5%8C%96%E5%A4%A7%E9%9D%A9%E5%91%BD
重要時間點
整風運動
簡要
- 時間:抗戰期間(1942年2月開始,持續了3年時間)
- 名稱:整風運動(延安整風、搶救運動、搶救失足者運動)
- 鬥爭對象:由毛澤東在延安發起的一場政治運動,此運動是為了清算以王明、博古為代表的第三國際中國路線,從而完整確立了毛澤東在黨內的領導地位
- 原因或名目:所謂的「整風」是指「整頓三風」,包括「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
- 影響:(1)使毛澤東成為黨主席,被許多學者認為是毛澤東個人崇拜的開端。(2)造成諸多冤假錯案,大量人員遭到迫害,知識分子群體受到巨大衝擊。
- 連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5%B4%E9%A2%A8%E9%81%8B%E5%8B%95
重要時間點
- 1921年,中國共產黨在蘇聯共產黨資金援助下成立,當時各國共產黨都是共產國際的分支機構,並沒有獨立自主權。出現了中國工農紅軍由毛澤東等中國本土幹部領導而中共中央為共產國際派來的人員掌控,在實際工作中要求中共的鬥爭運用蘇聯模式並服務於蘇聯,對中共的鬥爭產生不利影響。
- 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進攻蘇聯,蘇德戰爭爆發,蘇聯無暇經營中共事務。毛澤東利用這個時機,打擊中共內部以王明為首的國際派,強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樹立毛澤東思想,擺脫共產國際領導。
- 1942年2月毛澤東在中共中央黨校的開學典禮上宣布展開整風。毛澤東親自接任校長,並由彭真主持校內推展整風的工作。同年5月,他和劉少奇、康生三人組成總學習委員會用以領導黨員和軍隊人員學習。李克農受到康生的影響,在西北公學內召開搶救運動大會,作了報告,大批幹部被打成「特務」、「叛徒」、「反革命」,李克農對康生的一套主張和做法逐漸產生懷疑。
- 1942年秋以後,毛澤東開始針對高級幹部來作整風
- 1943年3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中,重組了權力核心,取消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設置,改為主席,由毛澤東擔任。到此毛澤東才正式登上中共最高領導人的位置。此前名義上的領導是總書記張聞天。
- 1943年9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毛澤東指示要檢討1928年以來的中共黨史,尤其針對國際派的相關人物,在群眾壓力下終於使首領王明檢討認錯,其後國際派相關的周恩來、陳毅、彭德懷等也被迫認錯。
十八大以來反腐工作
簡要
- 時間:
- 名稱:
- 鬥爭對象:
- 原因或名目:
- 影響:
- 連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85%B1%E5%8D%81%E5%85%AB%E5%A4%A7%E4%BB%A5%E6%9D%A5%E7%9A%84%E5%8F%8D%E8%85%90%E8%B4%A5%E5%B7%A5%E4%BD%9C
重要時間點
百花運動
簡要
- 時間:實施第一階段:1956年4月-1957年4月、實施第二階段:1957年4-6月、重提「雙百方針」:1961年到1962年
- 名稱: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簡稱雙百方針,第二階段包括「大鳴大放」、「五七之春」
- 原因或名目:「對藝術工作主張百花齊放,對學術工作主張百家爭鳴」,其目的是為了發展、繁榮中國的科學、文化和藝術事業。後來黨報執行了中共中央的指示,對批評意見在一個時期內不予回擊,毛澤東說,「牛鬼蛇神只有讓它們出籠,才好殲滅它們」,1957年發動反右運動,響應「雙百方針」的許多人被打成右派,受到打擊。
- 影響:有人評價毛澤東在百花運動中,特別是大鳴大放階段,使用了「引蛇出洞」的策略,但也有人反對此說。另外有一個相關的爭論:毛澤東的做法是「陰謀」還是「陽謀」。
- 連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9%BE%E8%8A%B1%E9%BD%90%E6%94%BE%E3%80%81%E7%99%BE%E5%AE%B6%E4%BA%89%E9%B8%A3#cite_note-1
重要時間點
- 1951年,在中國國內關於京劇的發展問題的爭論上,毛澤東提出了「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主張
- 1953年,毛澤東就歷史研究工作的方針,又提出要「百家爭鳴」
- 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開全國知識分子會議,陸定一提出中宣部重點做好500萬知識分子的工作,力主形成尊重知識、自由討論的學術空氣
- 實施第一階段:1956年4月-1957年4月
- 1956年4月25日,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發表了《論十大關係》的講話,除了經濟問題外,還有思想、政治問題,跟隨後提出的雙百方針的原則相通。
- 1956年4月28日,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說: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應該成為我國發展科學、繁榮文學藝術的方針。
- 1956年5月2日,毛澤東在最高國務會議第七次會議上正式提出實行「雙百方針」。
- 1956年財政預算中的科研經費比前一年增加了2.3倍
- 1956年7月和10月,中共統戰部與民主黨派的座談會上,一些民主黨派人士提出了一些比較激進的意見,比如章乃器主張重審三反五反運動的案件,章伯鈞提議實行「兩院制」,中共統戰部對這些意見起草了書面的回應,對民主黨派較激進的觀點是否定的,但從積極的角度來做了闡述,並沒有進一步的批判提意見的人的意思。
- 1957年1月和2月,毛澤東發表多次內部講話,他一方面鼓勵開展百花齊放,另一方面也提醒要鋤毒草。
- 1957年3月17日到4月上旬,毛澤東親自到天津、山東、江蘇、上海、浙江等地巡迴,與當地黨員幹部召開座談會,發表講話,宣傳雙百方針。回京以後,4月9日,毛澤東審閱和修改了《關於整風運動的決定(草案)》。
- 實施第二階段:1957年4-6月中共將整風運動和百花運動結合起來,鼓勵民主黨派幫助共產黨整風,然後很快轉為反右運動。
- 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整風運動的指示》,發表在5月1日的《人民日報》:「檢查對於黨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長期共存、互相監督』方針和『勤儉建國』方針的執行情況。……堅決實行『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原則」。
- 1957年5月4日,中共中央向各級黨委發布《關於繼續組織黨外人士對黨政所犯錯誤缺點展開批評的指示》,中共中央統戰部在5月份召開了13次各民主黨派負責人、無黨派民主人士座談會。中共中央統戰部、國務院第八辦公室聯合召開了25次工商界人士座談會。
- 5月22日,羅隆基在會上發言,建議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一個委員會,檢查「三反」、「五反」、「肅反」運動中的失誤偏差。而該委員會須由執政黨、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三方面組成。這就是著名的「成立平反委員會」的主張。章伯鈞提出批評共產黨的政治見解,建議實行「兩院制」,被指為要搞「政治設計院」。
- 5月19日開始,北京大學的學生發起北大五一九運動,在北大的民主牆張貼大量的大字報,演講、辯論民主問題。
- 5月16日,毛澤東為中央起草的《中共中央關於對待當前黨外人士批評的指示》,指出:「黨外人士對我們的批評,不管如何尖銳,包括北京大學傅鷹化學教授在內,基本上是誠懇的,正確的。這類批評占百分之九十以上,對於我黨整風,改正缺點,大有利益。…最近一些天以來,社會上有少數帶有反共情緒的人躍躍欲試,發表一些帶有煽動性的言論,企圖將正確解決人民內部矛盾、鞏固人民民主專政、以利社會主義建設的正確方向,引導到錯誤方向去,此點請你們注意,放手讓他們發表,並且暫時(幾個星期內)不要批駁,使右翼分子在人民面前暴露其反動面目,過一個時期再研究反駁的問題。」
- 5月25日,毛澤東在接見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時,針對右派分子的進攻指出:「一切離開社會主義的言論行動是完全錯誤的。」
- 1957年6月8日,中共中央內部發出毛澤東起草的《組織力量反擊右派分子的猖狂進攻的指示》,人民日報發表了社論《這是為什麼?》,正式發動反右運動。
- 7月1日,毛澤東又為《人民日報》撰寫社論《文匯報的資產階級方向應當批判》:「有人說,這是陰謀。我們說,這是陽謀。因為事先告訴了敵人:牛鬼蛇神只有讓它們出籠,才好殲滅它們,毒草只有讓它們出土,才便於鋤掉。」
- 重提「雙百方針」:1961年到1962年
- 1961中共中央批准《關於自然科學研究機構當前工作的十四條意見(草案)》(簡稱「科研十四條」),1962年中共中央批轉《關於當前文學藝術工作若干問題的意見(草案)》(簡稱「文藝八條」)中指出:一切文學藝術作品,只要不違背毛澤東同志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提出的六項政治標準,都可以存在。
- 1962年8月,康生發動了對「反黨小說」《劉志丹》的批判
- 9月,毛澤東在中共八屆十中全會提出階級鬥爭要「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批判「利用寫小說搞反黨活動,是一大發明」
- 1963年12月12日、1964年6月27日,毛澤東先後兩次對文藝工作作了批示,簡稱毛澤東對文藝界的「兩個批示」,對文藝事業的現狀進行了嚴厲的批評,對文藝界幾乎全盤否定,從而導致了1964—1965年文藝界的整風運動,開展全面大批判,1965年底姚文元發表《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拉開了文化大革命的序幕。
- 1978年憲法提出:「國家實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以促進藝術發展和科學進步,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文化大革命之後,「雙百方針」被重新提出。此後在各種不同場合被提倡,中共逐漸放寬了對文化界、科學界的限制。這時期以「傷痕文學」、「反思文學」為代表的各類文藝流派先後登上歷史舞台。
獵狐2014專項行動
簡要
- 時間:自2014年7月22日起到年底結束,但亦有其他證據表明:截至2015年8月,獵狐行動不僅沒有結束,而且還延伸到其他國家
- 名稱:獵狐行動(簡稱獵狐2014,又稱獵狐2014專項行動)
- 鬥爭對象:
- 原因或名目: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部署執行的追捕逃亡到境外(包括香港、澳門)的人員的專項行動。
- 影響:2014年12月8日,面對即將結束的行動,主要負責人劉金國公布了獵狐行動的效果:「共抓獲外逃經濟犯罪嫌疑人428名,是2013年總數的2.8倍。其中,涉案金額千萬元以上的141名;逃往境外超過10年以上的32名。」
- 連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9%BE%E8%8A%B1%E9%BD%90%E6%94%BE%E3%80%81%E7%99%BE%E5%AE%B6%E4%BA%89%E9%B8%A3
重要時間點
- 2014年1月,中紀委十八屆三中全會上強調「加大國際追逃追贓力度,決不讓腐敗分子逍遙法外」。
- 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追逃追贓工作的通知》,表示「不論逃到哪裡,不論躲藏多久,都要逮捕歸案」,同時,中紀委將「外事局」與「預防腐敗室」整合為「國際合作局」,加大反腐敗。
- 5月29日,中紀委召開中央國家機關有關部門國際追逃追贓工作座談會
- 2014年7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正式啟動「獵狐」專項行動,劉金國是主要負責人。
- 2014年12月8日,面對即將結束的行動,主要負責人劉金國公布了獵狐行動的效果:「共抓獲外逃經濟犯罪嫌疑人428名,是2013年總數的2.8倍。其中,涉案金額千萬元以上的141名;逃往境外超過10年以上的32名。」
- 2015年1月1日,獵狐行動結束,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宣布從69個國家和地區逮捕了680人。
清理階級隊伍
簡要
- 時間:1968年5月25日開始
- 名稱:清理階級隊伍、清隊,是文化大革命時期所進行的一個大型政治運動
- 鬥爭對象:旨在清理「叛徒、特務、死不改悔的走資派、反革命分子、沒有改造好的地、富、反、壞、右分子」
- 原因或名目:
- 影響:約三千萬人被批鬥,學者估計死亡人數50-150萬人。在受到衝擊的兩千多個縣當中,平均下來一個縣有一百人左右因該活動而死亡。而有的縣超過二百人死亡,如上海川沙縣有5,063人在這個活動中被揪鬥,其中236人死亡;寶山縣就有1,702人被揪鬥,其中有334人死亡。
- 連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8%85%E7%90%86%E9%9A%8E%E7%B4%9A%E9%9A%8A%E4%BC%8D
重要時間點
- 1968年5月13日,姚文元把《北京新華印刷廠軍管會發動群眾開展對敵鬥爭的經驗》文件呈交毛澤東,並在上交報告中寫道:「此件總結了清理隊伍中的一些政策性問題。」
- 1968年5月25日,中共中央、中央文革小組發出《轉發毛主席關於<北京新華印刷廠軍管會發動群眾開展對敵鬥爭的經驗〉的批示的通知》,清隊運動在全國範圍內展開
大鳴大放
簡要
- 時間:1957年
- 名稱:大鳴大放,又名五七之春
- 鬥爭對象:右派
- 原因或名目:
- 影響:中共中央在10月15日下達《劃分右派分子標準的通知》,並導致55萬人被劃為右派分子,其中章伯鈞、羅隆基、儲安平等人為代表。1959年9月,中共中央發布分期分批摘掉「右派分子」帽子的指示,並分五批至1964年大多數人摘掉了帽子
- 連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4%A7%E9%B8%A3%E5%A4%A7%E6%94%BE
重要時間點
- 1957年4月2日,中共中央發布《關於整風運動的指示》其中提到「既嚴肅認真又和風細雨的思想教育和恰如其分的批評和自我批評」。在組織黨外人士對黨政工作中的錯誤缺點展開批評過程中,《新民晚報》趙超構提出要「鳴放」,對此毛澤東予以支持
- 5月15日,毛澤東寫出《事情正在起變化》,指出在民主黨派和高等學校中,右派開始出現。但在次日,中共中央依然發出指示決定放手右派言論,並暫時不批駁。
- 6月6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抓緊時間繼續開展整風運動的指示》,決定開始孤立右派。
- 6月7日,中共中央發布《關於組織力量準備反擊右派分子的猖狂進攻》的指示,同日《人民日報》發表毛澤東起草的《這是為什麼?》社論,掀起了大規模的反右派鬥爭,並不斷出現擴大化問題
真理標準大討論
簡要
- 時間:1978年
- 名稱:真理標準大討論、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
- 鬥爭對象:
- 原因或名目:兩個凡是」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兩種執政指導思想的討論,實質上是文化大革命路線和實施經濟建設的改革開放路線的較量,也是中國共產黨黨內以鄧小平為領導的求是派和以華國鋒為領導的凡是派之間的辯論
- 影響:
- 連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C%9F%E7%90%86%E6%A0%87%E5%87%86%E5%A4%A7%E8%AE%A8%E8%AE%BA
重要時間點
- 1978年5月10日,中共中央黨校內部刊物《理論動態》第60期刊登了經胡耀邦審定的由南京大學教授胡福明撰寫的文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 5月11日,《光明日報》公開發表了這篇文章,署名是「本報特約評論員」
- 5月12日,《人民日報》和《解放軍報》以及不少省級黨報全文轉載了這篇文章
- 5月13日,全國多數省級黨報都轉載了此文
- 1979年5月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在廣大基層,進行了真理標準問題討論的補課。
-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作出了《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標誌著指導思想上撥亂反正任務的基本完成,也標誌著真理標準問題討論的結束。
反羅明路線
簡要
- 時間:1932年-1933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
- 名稱:
- 鬥爭對象:羅明被不斷批鬥。當時中共中央局領導人博古為打擊毛澤東勢力而發起的一場政治運動。
- 原因或名目:羅明後來回憶此事,認為博古等人反對羅明路線,實際上是為了反對毛澤東。毛澤東在《七大工作方針》中也認為反羅明路線實質是在打擊自己
- 影響:一大批福建省領導人也遭到波及,張鼎丞、譚震林、郭滴人、劉曉、陳榮、游瑞軒、楊海如、霍步青、李堅貞、方方等人被撤職、調離和批判。
- 連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F%8D%E7%BD%97%E6%98%8E%E8%B7%AF%E7%BA%BF
重要時間點
- 1932年7月,中共福建省委代理書記羅明隨紅軍進攻漳州時因跌傷腰部在福音醫院開刀治療,而適遇毛澤東也在此養病。
- 8月,羅明與毛澤東交流,並聽從毛澤東建議,與福建省委其他領導劉曉、張鼎丞、譚震林等人商議後羅作為省委特派員來到上杭、永定、龍巖開展游擊戰爭
- 1933年1月,在以博古為首的中共中央遷到中央蘇區途中,途徑上杭白砂時,遇見中共福建臨時省委書記羅明,並詢問羅為何來上杭。羅明表示自己是遵照毛澤東指示來到上杭開展游擊戰爭,而博古對羅明聽從毛澤東指示非常不滿
- 1933年1月21日,羅明在連城新泉向省委寫了一份《對工作的幾點意見》,提出要堅持杭、永、岩地區的游擊戰爭等意見。臨時中央領導人拒絕,認為羅明是「右傾悲觀」的「機會主義路線」
- 1933年1月底,羅明向福建省委寫了一份《關於杭永岩情形給閩粵贛省委的報告》
- 1933年2月15日,博古等中央局領導人把福建省委領導人劉曉、張鼎丞找到瑞金,隨即作出《關於閩粵贛省委的決定》,宣布在黨內開展反對以羅明為代表的機會主義路線的鬥爭,撤銷羅明福建省委代理書記及省委駐杭、永、岩全權代表,成立新的省委,成立以陳壽昌、劉曉、鍾友勛等人組成的臨時常委。
- 10天後,博古作了題為《擁護黨的布爾什維克的進攻路線》的政治報告,在全黨內開始展開反羅明路線運動。中共黨中央的機關報《鬥爭》等刊物上,發表了《什麼是羅明同志的機會主義路線》等文章。隨後羅明被喊來瑞金,軟禁在中央局的一間房子內。博古要求羅明認錯,威脅要開除羅明黨籍,並暗示比博古職務更高的毛澤東也於寧都會議上被罷免軍權,但羅明拒絕認錯,此後羅明被不斷批鬥。
反右傾運動
簡要
- 時間:1959年8月中國共產黨廬山會議後隨即展開的一場政治運動
- 名稱:反右傾運動亦稱反右傾鬥爭
- 鬥爭對象:對毛澤東發動的大躍進運動有較大異議的中共黨員被打倒
- 原因或名目:剷除反毛勢力
- 影響:超過300萬名共產黨黨員和幹部受到批判
- 連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F%8D%E5%8F%B3%E5%80%BE%E8%BF%90%E5%8A%A8
重要時間點
- 1959年的廬山會議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部長彭德懷、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張聞天等對毛澤東發動的大躍進運動有較大異議的中共黨員被打倒,會後毛澤東發動「反右傾」鬥爭。大量中共黨員遭到批判,部分被定性為「右傾機會主義分子」受到組織處分。
- 1981年6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一致通過《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將「反右傾」的錯誤作為三年困難時期的主要成因之一
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
簡要
- 時間:2021年2月
- 名稱: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又稱政法整風
- 鬥爭對象:由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中央政法委領導、統籌,對政法系統進行鬥爭。
- 原因或名目:在2018年實施為期三年的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引出了孫小果案、新晃一中操場埋屍案等震驚全國的大案;並且政法幹部充當黑惡勢力保護傘,違規減刑假釋,「提錢出獄」等司法腐敗案件普遍發生。因此,中央欲整頓在之前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暴露出巨大問題的政法系統。
- 影響:
- 連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4%BF%E6%B3%95%E9%98%9F%E4%BC%8D%E6%95%99%E8%82%B2%E6%95%B4%E9%A1%BF
重要時間點
- 2020年7月8日中共中央政法委召開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試點工作動員會,先進行了前期選點試行。
- 2020年12月1日,中共中央政法委召開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試點工作總結會,宣布政法隊伍教育整頓試點工作圓滿收官。總結會稱,5個月來試點地區處分處理政法幹警2247人,占幹警總數的14%;立案審查448人;移送司法機關39人。有1380名幹警主動向組織講清自己違紀違法問題。
- 2021年2月27日,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動員部署會議上按照《中共中央關於開展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的意見》要求,對開展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進行動員部署,正式宣告全國啟動
- 2021年6月7日,全國教育整頓辦啟動各地全面倒查30年來「違規假釋,減刑案件」作為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運動的重要項目。
- (第一階段)2021年6月10日,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第一次新聞發布會舉行。會上透露自開展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運動以來,中國全國有12576名幹警向紀委監委投案自首。而第一批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和「回頭看」期間,中國全國向紀委監委主動投案的政法幹警近2萬人,立案審查調查的幹警49163人,採取留置措施2875人,178431人幹警被處分。
- (第二階段)2021年8月16日全國第二批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動員部署會議在北京召開。第二階段主要整頓目標為中央政法委、中央政法單位和省級黨委政法委、政法單位,時間為3個月左右。
尋烏事件
簡要
- 時間:1932年11月
- 名稱:尋烏事件,又叫白軍團匪進據尋城的事件,是反羅明路線運動的一部分
- 鬥爭對象:
- 原因或名目:中共紅軍控制下的尋烏縣城被粵軍佔領以及所引發的批判鄧小平的事件,使得反羅明路線影響波及到江西,並導致之後的鄧、毛、謝、古事件的發生
- 影響:
- 連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F%BB%E4%B9%8C%E4%BA%8B%E4%BB%B6
重要時間點
- 1932年11月下旬,粵軍利用紅一方面軍主力發動建黎泰戰役之機,向會、尋、安蘇區進攻,最後由粵軍第八師占領尋烏縣城。尋烏被佔後,會、尋、安中心縣委書記鄧小平在筠門嶺召開會、尋、安三縣縣委書記、縣蘇主席、軍事部長聯席會議,決定開展游擊戰爭。不久恰逢反羅明路線運動發起,中共中央局領導人認為尋烏被佔,是鄧小平在執行「逃跑退卻的機會主義路線」和「會、尋、安的羅明路線」。
- 1933年2月23日,中央局刊物《鬥爭》上發表了一篇題為《什麼是進攻路線》的署名文章,認為「許多的地方黨部對於進攻路線的執行,表示了不可容許的機會主義動搖,甚至完全走到相反的逃跑退卻的機會主義路線」,點名批判會、尋、安中心縣委犯了「純粹防禦路線」的錯誤。
- 3月下旬,中共中央局在筠門嶺倒水灣召開了會、尋、安三縣黨的積極分子會議。會議通過的《會尋安三縣黨積極分子會議決議》,認為會尋安三縣在鄧小平領導下在執行羅明路線。會後改組了會昌中心縣委及會、尋、安三縣縣委常委。此外三縣活動分子會議《決議》還宣稱,會尋安地區的路線錯誤江西省委也有責任
嚴厲打擊刑事犯罪活動
簡要
- 時間:自1983年7月開始席捲中國大陸。迄今為止共出現過四次「嚴打」,分別為1983年、1996年、2001年、2010年
- 名稱:嚴厲打擊刑事犯罪活動,簡稱嚴打
- 鬥爭對象:
- 原因或名目:中華人民共和國多次實施的以打擊刑事犯罪活動為目標的運動
- 影響:
- 連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5%E6%89%93
重要時間點
- 1983年嚴打:文革過後,大批知識青年返城,城市裡本身又遺留大量待業青年。十年動亂又徹底破壞了傳統道德秩序,文革中紅衛兵可以隨意「砸爛公檢法」,破壞了法治觀念,使得大量流氓團伙出現。流氓團伙可以光天化日調戲婦女、偷竊搶劫
- 1996年嚴打:90年代,由於處於經濟、社會、文化的轉型期,再加上港台、西方影視作品和生活方式的影響,人們受到拜金、犯罪的蠱惑。社會又出現了改革開放以來的又一個犯罪高峰。這一時期,涉槍犯罪、毒品犯罪和黑社會團伙犯罪引發的大案頻出
- 2001年4月,因震動全國的石家莊「3·16」特大爆炸案,促使中央拍板開始第三次全國範圍嚴打行動
- 2010年6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召開全國公安機關「2010嚴打整治行動」動員部署電視電話會議,決定自2010年6月13日開始為期7個月的「2010嚴打整治行動」
1983年嚴打
簡要
- 時間:1983年9月啟動的一場治安運動,前後持續了三年之久。「嚴打」開展於中國法制重建初期,198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開始實施,1982年第四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生效
- 名稱:嚴厲打擊嚴重刑事犯罪活動,通稱1983年嚴打
- 鬥爭對象:刑事犯罪分子,以及有嚴重罪行、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的犯罪分子。此次嚴打的打擊對象除刑事犯罪以外,還有「現行反革命」以及林彪、「四人幫」團伙殘餘分子,這是和後來幾次嚴打的不同之處。
- 原因或名目:針對文化大革命後社會治安混亂、惡性犯罪事件頻發的社會實際而發動的。(一)失業問題(二)治安不佳:嚴打以前幾年的社會治安已經極度混亂,婦女不敢單獨上夜班、父母不敢讓小孩出門。(三)流氓團伙:受到文革時期紅衛兵武鬥的影響,大批待業青年拉幫結派,組成了大小流氓團伙,其中最知名的就唐山菜刀幫、湖南斧頭幫等團體,可以公然在街上搶劫、調戲婦女。(四)一般犯罪(五)重大案件:北京火車站自殺性爆炸事件(1980年10月29日)、上海控江路事件(1979年9月9日)、呼倫貝爾盟喜桂圖旗強姦殺人案(1983年6月16日)、悍匪「東北二王」、朱國華(朱德之孫)、
- 影響:1983年9月起,在持續3年5個月的「嚴打」三大戰役中,共查獲各種犯罪團伙19.7萬個,查處團伙成員87.6萬人,全國共逮捕177.2萬人,判刑174.7萬人、其中2.4萬人被判處死刑,勞動教養32.1萬人,社會秩序明顯好轉。在上海、天津以及全國許多大中城市,都有各級幹部子弟落網甚至被處以極刑,被認為是「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但其中也造成了諸多冤案、偏離法律軌道,且並未徹底解決社會治安問題,引發了一定爭議
- 連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5%E5%8E%89%E6%89%93%E5%87%BB%E5%88%91%E4%BA%8B%E7%8A%AF%E7%BD%AA%E6%B4%BB%E5%8A%A8_(1983%E5%B9%B4)
重要時間點
- 1983年8月25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嚴厲打擊刑事犯罪活動的決定》,正式開始1983年嚴打,此次嚴打持續三年。
- 1983年9月2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關於嚴懲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犯罪分子的決定》及《關於迅速審判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犯罪分子的程序的決定》,後者規定在程序上對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犯罪要迅速及時審判,上訴期限也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10天縮短為3天。
- 1983年嚴打開展之後,截至1983年9月23日,全國各地的政法機關收到群眾檢舉揭發犯罪分子的材料達44萬多件,已經有三萬一千餘名犯罪分子向公安機關投案自首。
- 1984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批轉中央政法委員會《關於嚴厲打擊嚴重刑事犯罪活動第一戰役總結和第二戰役部署的報告》,其中稱僅在嚴打「第一戰役」中,「全國公安機關共逮捕殺人、放火、搶劫、強姦、流氓等罪犯1,027,000人,檢察機關起訴975,000人,法院判處861,000人、其中判死刑的24,000人,司法行政部門接收勞改犯687,000人,勞教人員169,000人。」
1996年嚴打
簡要
- 時間:1996年4月到1997年2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二次嚴打行動。
- 名稱:
- 鬥爭對象:
- 原因或名目:90年代,由於處於經濟、社會、文化的轉型期,再加上港台、西方影視作品和生活方式的影響,人們受到拜金、犯罪的蠱惑。社會又出現了改革開放以來的又一個犯罪高峰。這一時期,涉槍犯罪、毒品犯罪和黑社會團伙犯罪引發的大案頻出。發生包括:周里京妻子命案、「邵縣長」黑勢力等事件。
- 影響:全國各地的嚴打重點不同:北京嚴打影響惡劣、久偵未破的大案,上海、河南嚴打流竄犯罪,廣東嚴打毒品黑勢力,新疆嚴打暴力犯罪團伙,山西嚴打團伙惡勢力,廣西、青海嚴打製販槍枝和毒品犯罪。全國共打掉了9萬多個犯罪團伙,抓獲42萬餘名團伙成員。不過,在「從快從嚴」的要求下,也出現了一些冤案,包括呼格吉勒圖案、蕭山五青年冤案等。
- 連結:https://zh.wikipedia.org/wiki/1996%E5%B9%B4%E4%B8%A5%E6%89%93
重要時間點
- 1996年3月,兩會召開,很多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都比當前混亂的社會治安狀況提出意見,要求中央用行動整頓社會治安秩序。中央決定開展第二次全國性的嚴打行動。
2001年嚴打
簡要
- 時間:2001年4月到2003年4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三次嚴打行動。
- 名稱:
- 鬥爭對象:重點打擊三類犯罪,包括有組織犯罪、帶黑社會性質的團伙犯罪和流氓惡勢力犯罪;爆炸、殺人、搶劫、綁架等嚴重暴力犯罪;盜竊、搶奪等嚴重影響群眾安全感的多發性犯罪。
- 原因或名目:經過1996年嚴打後,犯罪率又開始反彈,發生包括:靳如超爆炸案、吳耀星爆炸案、鍾榮樞團伙搶劫殺人案等事件。
- 影響:總計偵破各種刑事案件210多萬件、治安案件400餘萬件。截至2002年,全國總計審結的35萬多件刑事案件中有15萬多人被判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在嚴打過程中收繳各種槍枝130多萬支、炸藥470多萬公斤。
- 連結:https://zh.wikipedia.org/wiki/2001%E5%B9%B4%E4%B8%A5%E6%89%93
重要時間點
- 2000年,時任北京市政法委書記、公安局長的強衛指出各類刑事案件和重大案件又恢復到1995年的發案水平。
- 2001年,國家統計局的全國群眾安全感抽樣調查里,共有62.8%的被訪者認為社會治安「不安全」
- 2001年4月2日至4月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舉行全國社會治安工作會議。會議提出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一場「嚴打」整治鬥爭,堅決打掉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儘快改變治安面貌。
取締反動會道門
簡要
- 時間:1953年開始的旨在取締不符合中共意識形態的「會道門」的政治運動。
- 名稱:
- 鬥爭對象:「會道門」是「會門」與「道門」的合稱。會道門形成於明朝中晚期,清朝獲得發展,中華民國時期興盛,組織名目達到數百種。其中,一貫道規模及影響最大。
- 原因或名目:
- 影響:
- 連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F%96%E7%BC%94%E5%8F%8D%E5%8A%A8%E4%BC%9A%E9%81%93%E9%97%A8
重要時間點
- 1950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鎮壓反革命活動的指示》。
- 1950年12月19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發出布告,取締一貫道。
- 12月20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堅決取締一貫道》稱,取締一貫道「是維護首都治安、保護生產、打擊反革命破壞活動和反革命謠言的必要措施。」北京市的取締一貫道行動歷時兩個月,逮捕「反動道首」381人;槍斃「反動道首」42人;登記點傳師720人、壇主4775人、三才663人;封閉大小壇口1283個;聲明退道者178074人。
- 1951年1月14日,北京市公安局在中山公園水榭舉辦一貫道罪證展《一貫害人道》。
- 1951年2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反革命條例》,其中第八條規定:「利用封建會道門,進行反革命活動者,處死刑或無期徒刑;其情節較輕者處三年以上徒刑。」
- 1950年至1953年的鎮壓反革命運動中,將「反動會道門頭子」列為重點打擊的「五個方面的反革命分子」之一,但打擊不徹底。
- 1952年10月,中共中央批准《第五次全國公安會議決議》,其中要求「在已經完成土地改革的新區農村和沒有取締反動會道門的城市,發動一個大規模的取締會道門的群眾運動,把一切應該逮捕的道首都捉起來,結合進行廣泛深入的大張旗鼓的宣傳教育工作,組織廣泛的退道運動,來一次集中解決,基本上摧毀反動會道門的組織。」
- 1953年,全國已經完成土地改革的新區農村和尚未取締反動會道門的城市,普遍開展了「取締反動會道門」,對「反動會道門」道首及骨幹進行大規模逮捕並經過審判後判刑。
- 1982年,中共中央《關於我國社會主義時期宗教問題的基本觀點和基本政策》中規定:「已被取締的一切反動會道門和神漢、巫婆,一律不准恢復活動。凡妖言惑眾、騙人錢財者,一律嚴加取締,並且繩之以法。」
- 1997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條對組織和利用會道門、邪教組織或者利用迷信破壞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實施的,矇騙他人致人死亡的,姦淫婦女、詐騙財物的,分別定罪量刑。
- 1983年8月至1987年1月,在嚴厲打擊嚴重刑事犯罪活動(簡稱「嚴打」)中,各地公安機關對「反動會道門」復辟活動普遍開展調查摸底,對道首及骨幹進行嚴厲打擊,分別判刑,使許多地方的會道門組織徹底絕跡。
- 改革開放後,一些原來被鎮壓的會道門組織,如羅教的後裔分支榮華派、金童派、先天道等等,以及弘陽教等等,在不少省份加入了佛教協會,也有一部分加入道教協會,由此得以在中國大陸繼續活動。
參考資源:
維基百科-政治運動
維基百科-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