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目的是以資料科學(data science)的方法探勘中共最重要的機關報:人民日報。人民日報為瞭解中共政經發展不可或缺的資料來源; 然而,它本質上是政治宣傳,是國家政策的傳聲筒,每一篇報導都帶有清楚的政治目的。任務在樹立黨國權威,鞏固領導中心,促進團結,凝聚向心力;每當政治運動開始,它又成蛻變為激發熱情、動員群眾,摧毀敵人的武器;當然,它也有文化藝術、較為軟性的層面,但即使如此還是以社會主義、為工農兵服務為前提。人民日報正確傳達中共中央的路線,排除有害黨國的異端邪說,沒有兩面俱陳的平衡報導或論辯。如果想從人民日報求得事實「真相」,恐怕是緣木求魚,但是如果關心的不是「真相」,而是中共統治的意識形態,則人民日報就有可觀之處。
意識形態是一套認知世界的知識體系,有關意識形態的研究源遠流長,早在十八世紀法國學者Antoine Destutt de Tracy就提出ideology的字眼,他把意識形態視為觀念的科學(sciences of ideas)來研究,嘗試為自由、市場、財產權尋找理性的道德基礎,基本上這是個正面的字眼。但是到了拿破崙(Napoleon Bonaparte)時期,意識形態就變成了權力濫用,以自由之名對社會的顛覆與反動。馬克斯繼承了此種負面的觀點,認為意識形態是上層建築創造出來的虛偽意識,用以麻痺被統治者,致使失去階級意識。葛蘭姆西(Antonio Gramsci) 的文化霸權理論(cultural hegemony) 說明勞工階級如何失去了階級意識,意識形態作為社會再生產,鞏固既有利益的工具。阿圖塞(Louis Althusser) 說意識形態是與真實存在條件有關的想像性存在,然而,它卻是維繫國家存在不可或缺的要素。其實,任何國家社會都免不了意識形態的作用與滲透,即使對它深惡痛絕,卻無法否定它的事實存在。
意識形態提供社會理想的藍圖、是非價值的判斷的標準、更是行動力的泉源。余英時認為意識形態是一個文化或社會中「直接關係著文化或社會秩序的一種集體意識」,功能在「對一般人(或某些社羣)發揮說服力,以導向共同的社會行動」。簡言之,意識形態就是把學術思想轉化為社會行動力,後者為體,前者是用(余英時,1987:67-70)。意識形態從學術思想汲取養分,然而庸俗化,使之人人能懂,然卻不免歪曲。
戰後由於民主與極權兩大陣營對立,意識形態被視為封閉僵硬的政治教條,常用來指涉共產政權。但是不容否認,民主國家,強調自由、民主、人權等概念,還是有些不容挑戰的信念視為當然,沒有人會去懷疑,與意識形態無異,例如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但是否真的如此,這有可能嗎? 如果細究,恐怕理論與事實都不符合,但少有人質疑。任何國家、社會都有某些不容挑戰的核心信念,本研究不想陷入評價意識形態優劣的困境,「暫時」把意識形態當成普遍存在的客觀存在的事實,任何社會都需要某些信念,維繫體系的穩定。固然,意識形態有簡化、封閉、僵固的特性,卻是安身立命不可或缺的要素。
中共從革命奪權到建政治國,無處不見意識形態的痕跡。雖然官方標榜唯物史觀,但隨處可見主觀思想力量的運作,特別在不利的情境,堅持信念、不畏艱難、勇敢奮鬥,必勝必成,精神終究能戰勝物質。政治宣傳具有高度唯心色彩,充份發揮意識形態動員的力量。我們關心的是這套意識形態是怎麼來的? 它的具體內涵是什麼? 歷經怎樣的變遷? 我們如何解釋此種變遷? 中共建政以來建構的集體意識,除了繼承清未民初以來,救亡圖存的遺緒之外,來自共產國際的思想、政治指導影響深遠,但更重要的恐怕是自身歷史經驗的積累。在實踐的過程中,中共中央的浪漫的革命情懷,透過不斷的學習、檢討、批判,貫徹到社會各階層。面對內外情勢、政治現實的需要、它自我調整、自圓其說,甚至推陳出新。其中有持續不變的部分,也有因時而異的調整,比較不同時期、不同領導者的差異,是本研究關注的重點。然而過去的學者的研究缺乏建政以來橫跨七十年度的細緻探討,由於文獻資料豐富,如此鉅型的研究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本研究聚焦於人民日報有不得不然的道理,不過即使是人民日報文章數也超過一百五十萬篇,藉助電腦科技、文字探勘的技術,勢所必然。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日報職司政治宣傳。「政治宣傳」在中共的語彙中,並不是負面的字眼,相反地,它是達成目標的必要手段,媒體為黨國服務,如同文學藝術為社會主義服務,是天經地義的事。西方傳媒所謂的獨立、多元、監督、第四權,就中共而言,完全不成立。從中共的觀點,媒體理應傳遞「正確」思想、駁斥異端、凝聚向心、建設黨國。中共官方高度重視宣傳工作,從人民日報嚴謹的編輯態度,字斟句酌、層層審核、不容出錯 ( Wu, Guoguang: 1994) 可以看得出來。另外一個概念「鬥爭」與我們的一般的理解也極為不同,鬥爭也是正面的概念,它是進步、提昇必要的過程,就語意上與奮鬥、努力、克服萬難、贏得勝利,沒什麼差別。兩岸雖然是同樣使用中文,但語境、語意、概念的使用有些微妙的差異,我們也希望文字探勘的方法,用量化的方式呈現中共官方宣傳在語言使用上的特殊性。
過去有關人民日報的研究
有關人民日報的研究,歷史悠久,學者們閱讀人民日報,大多是作為資料參照的來源,探查中共對某個議題的立場、態度或看法;不過,以人民日報本身作為探究主體的也不少,主要為新聞學者及政治學者所關注。學者的研究基本上大家都認同人民日報本身就是政治宣傳工具,帶有政治強烈的目的性,不是客觀的報導,而是傳遞「正確」思想。此點大陸的學者亦不否認,只是覺得這很正常,沒有什麼不好。甚至覺得人民日報因應時代需要,與時俱進,更能完成政治宣傳的使命。Wu, Guoguang(1994) 討論人民日報評論性文章的版面處理,強調所有的文章都要經過層層審核,使能忠實表達黨意。王泱泱,闡永棟、王武彔 (2010) 指出改革開放之後,人民日報的撰述風格有很大的調整,更能反應民意,強化「對內宣傳與對外宣傳的統一性」。郝建國(2021) 則強調近 30 年來,人民日報有關兩會的報導,話語結構由領導人、委員、群眾、和海外民眾,四個主體所構成。形式上已從國內會議演進到國際傳播,結合報紙、網路、論壇、行動媒體等多個資源,達成全媒體傳播的目標。武建國,肖曉,胡满 (2017) 針對人民日報的元旦社論,進行多視角、歷時性的分析。從使用的詞彙、高頻字詞、政策目標口號、人稱代名詞、對領導的稱謂、文章的結構形式、引文與轉述、報導主題,進行系統性的比較,指出社論反應時代需求,與時俱進。基本上大陸學者肯定人民日報的變革並不意外,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研究是用傳統人工的方式逐一編碼、分類、解讀,而我們現在用文字探勘的方法進行,自會有不同的風貌。
意識形態的戰場上,人民日報扮演重要的角色。習近平掌權之後,對儒家的態度明顯轉變,儒家語彙與概念,琅琅上口,儒學頗有復興氣象。Wu, Shufang (2014) 研究儒學復興,覺得它是為了確保文化主導權,突顯東、西方差異,擷取儒家概念,究其實是為了鞏固政權。其他有關民主、人權等西方的概念,其實也經常出現在人民日報的語彙中,只是內涵做了精巧的轉換,與西方自由主義傳統有別 (Yue Hu : 2019; Titus Chen & Chia-hao Hsu, 2018) 。黃雅蘭(2018)探討人民日報中「婦女解放」與「女權主義」的關係,發現人民日報將女權放在國家敘事的脈絡中討論,與西方的女權主義有明顯的不同。Triggsk, Francesca (2019) 觀察人民日報近年經常出現「正能量」詞彙,毫無疑問,它在建構官方意識形態上有正面積極的意義。
新聞學常見的文本分析方法,常見框架分析和敘事研究,其重點不在探討報導內容的真確性,更多的是強調「如何」報導這則新聞。「框架」這個概念,為 Goffman(1974) 提出,是一個社會心理學的概念,它指一種認知的架構,廣泛存在於人們日常生活之中,用來分辨、感知、 定位、詮釋與理解外在世界。新聞報導的「框架」則反映新聞撰稿者是以何種方式,選擇或建構社會事實,嵌入新聞文本形成的過程中,藉由框架來整合資訊及瞭解事實。由於報社的新聞報導有一套制度化的產製過程,報導的主觀性或框架,不會停留在個體或偶然的層次上,而是群體、組織、制度、文化所形成的複合產物。因此,框架理論的應用不會侷限在孤立文本上,更多的是反應文本背後的意識型態、權力關係或話語霸權 (Goffman: 1974; Gamson, Modigliani: 1987) ,研究者經常針對同一個特定的新聞事件,比較不同報社的報導手法,亦即不同的框架。中央與地方、官方與民間、不同的政治環境,都可以成為比較的基準。「敘事分析」與框架分析有異曲同工之妙,它同樣略過新聞報導本身的真實性問題,重點放在說故事的方法、邏輯與技巧。透過詳細的內容比對,抽絲剝繭,研究者嘗試掌握敘事的不同風貌,並對此進行解釋。
比較人民日報與其他報社風格的差異,為了描述新聞框架的具體內涵,學者會仔細觀察各種符號工具 (symbolic devices) 和指涉元素(signifying elements)的應用。這包括各種詞彙,比喻、概念、象徵、影像等的運用(Entman, 1991),也可能針對句法結構、情節、主題和修辭等結構性元素探討(Pan & Kosicki, 1993)。研究者透過這些符號運用,突顯框架的內涵與特性,並將本章依不同的框架進行分類。如何篩選資料? 如何重組事實?以哪一種方式呈現? 資料來源?引用?是事實陳述? 還是價值情感? 不同的框架,顯示寫作者的不同哲學,也顯示他對讀者的主觀期待。至於新聞報導本身的正確性,反而不是重點。
Wang, Haiyan, Sparks, Colin & Huang, Yu (2018) 比較人民日報與南方都市報,發現主題的取捨確實有差異。Zeng, Jing , Chung-hong Chan & Mike Schäfer (2020) 比較人民日報與微信關於人工智慧(AI)議題的討論,發現報導的主題其實差異不大,都是對科技充滿樂觀的期待,而且不同立場的辯論非常有限,基本上沒有爭論,反應中共官方宣傳的特色。 Ma, Xiaofang 則比較人民日報與紐約時報有關全球暖化的報導,人民日報顯現由上而下的特點,西方媒體則無此種現象。Xiong, Yonglan, Yongping Wei, Zhiqiang Zhang (2016) 針對水資源議題的探討,發現也有由上而下的特點。李艷紅 (2003) 比較環球時報與人民日報對1998年美國總統克林頓訪華事件的報導,同樣也是使用框架分析的技巧。人民日報以「美好中國框架」為主,另外兩個常出現的框架是「官方權威框架」、「國家立場框架」,環球時報則更多使用「人情趣味框架」,其他重要的框架是「真實中國框架」。同時,環球時報常常表現出模糊特徵,「對抗性的框架」則沒有出現。環球時報淡化了傳統政治新聞報導官方權威的特色、降低國家政策宣傳職能。在修辭的手段上,採取更多平衡、事實和中立的修辭原則,文本也更加開放,但開放程度還是很有限,這可以說明市場與國家控制兩相平衡的結果。
更多的研究是挑選一個主題,探討其報導框架或敘事方式的差異 ,及其可能隱藏的意義。李子甜、徐美苓(2020) 探討人民日報對霧霾議題的報導框架。他將框架區分為經濟框架和環境框架,又細分次框架為「適應自然次框架」與「行動決定論次框架」、「政府作為框架」、「健康框架」、「公眾責任框架」及其他。發現「環境與政府作為」是兩個主要的框架,在不同框架論述中,官方與專家學者扮演的角色 (重要性) 不同,作者認為這可以從中國特有的政治與文化因素中找到解釋。陳剛、石晉陽(2022) 探討人民日報有關空氣污染的報導,從文本特徵、議題設置、意義建構三方面進行內容分析。他們指出人民日報「客觀報導嚴峻的污染形勢」,發現報導的內容從「政府形像」到「公眾幸福感」、「國家形象」,從「個人與企業污染行為」到「基本制度性因素」的雙重轉變,發揮了「引導理性認知、凝聚社會共識、促進全面治理的社會功能」,顯然作者很肯定人民日報的表現。孫延鳳、何雪聰、付礫樂 (2022) 則以框架理論分析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人民日報的涉日報導,重點在探討不同主題 (經濟、防疫、生態、外交) 的情感傾向。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將情感傾向分為「報導傾向」,與「議題傾向」,前者代表撰述者的傾向,後者則是議題本身的傾向,與撰述者無關。作者發現疫情之後,媒體對日本的情感傾向基本上正面的,但也因日本的 某些「不當行為」而有所變化。劉姝童(2021)探討人民日報對高考公平性的報導,萃取重要的關鍵詞,區分報導類型,統計其篇數,研判報導的重點,發現人民日報著重於宣傳高考的公平性,至於困難地區的需求則不受重視。本篇論文在關鍵詞萃取上已有使用文字探勘的技巧,但文章的分類還是以人工的方式進行,並未藉助相關的演算法。
李少南 (1994)探討六四前後人民日報對台灣與香港的情感態度,發現對台灣的報導負面居多,香港則正面居多。夏倩芳、張明新 (2007) 關心敏感的社會衝突問題。同樣使用框架理論探討不同類型文章中,新聞來源的差異。發現消息來源均非常集中,主要來自黨政單位,普通農民甚少出現,「正面報導為主」仍是基本原則。Zhang, Shangqing(2020) 探討人民日報的疫情報導造成的非預期影響。由於人民對傳媒與中央政策的高度信賴,一則中性的科學陳述,反而引起社會恐慌,非始料所及。王傳利(2021) 探討大陸建政初期「三反」、「五反」、「新三反」等運動中,人民日報的輿論反腐發揮重大功效。新開設的「讀者來信」欄目,鼓勵批評與自我批評、表揚好人好事、檢舉壞人壞事、大膽揭露違法亂紀案件,開展反腐輿論監督。文中作者自豪地說「在新中國反腐倡廉歷史上書寫了光輝的一頁」,似乎學術也不忘配合政府宣傳,不過我們藉此也可以側面瞭解人民日報在動員群眾上的積極作用。中國的對外關係是另一個研究重點。聖夢麗, 張蓓(2021) 探討抗美援朝戰爭集體記憶的形成,從報導的時間、消息來源、報導主題、紀念場所、叙事模式六個面向進行分析,他們也是高度肯定人民日報是「正確瞭解抗美援朝戰爭的意義」和「引導人們銘記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傳承和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政治學者與新聞學者對人民日報探討,方向有所不同,他們除了關心敘事的表達型式,也同樣關心新聞議題本身的社會意義或影響。媒體報導提供研究者資訊,但其中暗藏陷阱,誇大扭曲不實的報導所在都有。研究者在報導的實相與虛相間徘徊。就本研究而言,人民日報對不同議題的報導框架就值得我們關注之點,框架背後的世界觀、意識形態是隱藏的弦外之音,值得我們重視。
本研究延續人民日報的文本分析,只是採取大數據演算法,應用在文字資料的分析上,處理橫跨八十年的巨量資料,重點在探勘,亦即找出有趣的律則,或研究發現。由於文字資料是非結構性的資料,要經過轉換變成數字 (亦即自然語言處理),所有的字、詞、文章都變成向量,這樣才可以進行大數據的分析。以前的學者進行文本分析,都要逐一閱讀資料,曠日費時,引進電腦工具之後,資料數量就不再是問題,大數據演算法則提供一些有用的計算工具,協助我們找到字詞、文本間的規則。不過,即使如此,分析的邏輯與問題意識,還是要由研究者決定,演算法不會「自動」告訴我們答案。因此,傳統的研究成果對我們就非常重要了。它提示我們問題的切入點,我們則思考如何將它轉成程式語言。大數據演算法也可能帶來新的問題意識,豐富研究的內涵。
事實上,文字探勘在人民日報上的研究,已有不錯的進展。 Liu, Xinsheng & Yang 探討人民日報對對美國的正負情感變化,就捨棄傳統人工判讀斷的方式,由演算法計算文本的情感分數,追溯變遷的軌跡。Chan, Julian TszKin & Weifeng Zhong (2021) 採取機械學習的方法 (RNN模型),以時間在前的一定數量文本,預測下篇文本出現在第一版的機率。如果正常的話 (無太大變革),預測的準率會很高,但是如果發現某個時間點預測失敗的機率特別高,代表這可能是政策變化的轉折點。如此建構一個指標(PCI),研判政策轉向的可能性。Morley J. Weston & Adrian Rauchfleisch (2021) 則針對人民日報提及的地名及國名,統計其出現的頻率,代表人民日報對不同地區的關注程度。接著作者又進行情感分析,紀錄情感的消長變化。這些都是傳統的研究所無法進行的,顯然,文字探勘在資訊科學的協助下,大大擴充傳統文本分析的視野。
幾個切入的重點
人民日報歷史悠久,從1946至今,超過七十年,累積一百六十多萬篇文章。針對這樣龐大的資料庫,文字探勘有不可或缺的優勢,就本研究而言,有幾個方向可以考慮:
- 從人民日報是否可以看出什麼我們已經知道的東西?用文字探勘來佐證。
- 從人民日報是否可以找到一些我們本來不知道的東西?著重在文字探勘本身,找到有一些有趣的發現,作為進一步探究的起點。
- 針對某個事件,從新聞學的角度進行框架與敘事的分析,探討人民日報的報導風格,活用各種演算法。
- 比較國內與海外或英文版人民日報的差異,這也是要找個一個主題,探討其敘事風格的差異。
- 透過人民日報瞭解統治者的意型形態,及其變遷,最好找一個主題,比較不同時期的差異。意識型態扮演的角色,如圖四所示。
- 人民日報的預測功能,過去的人民日報是否可以預測未來,例如,政壇的明日之星?政治風暴前的異樣訊號?政策調整的軌跡?
- 習政權的本質與屬性定位,從各個關鍵字詞的聲量與主題變化,觀察習政權的特殊性。
- 話語權、認知作戰、中共宣傳策略的變與不變,從文字探勘尋找變化的痕跡,探討它與國內外政經環境變遷的關聯性。
社會科學的基本要求是提出理論,建構普遍律則,再用經驗資料去驗證。文字探勘與此稍有不同,探勘的精神是突破理論的框架,從資料去尋找律則,這基本上是「資料導向」(data-driven),有別於社會科學的「理論導向」(theory-driven)。當然,我們不想討論孰優孰劣的問題,毋寧說,這兩者有不同的關照。就理論導向的研究而言,理論的選擇與建構就很重要,研究者的問題意識,主導研究的方向與設計,問錯了問題,就有隔靴搔癢之譏;資料導向的研究,研究發現很重要,目標是找到一些有趣的關聯性或律則,以及如何解釋這些律則,尋找普遍的律則也許不是重點,對既有現象的解釋也許更為重要。
李艷紅 (2003),〈政治新聞的模糊表述:從中國大陸兩家報紙對克林頓訪華的教導看市場化的影響〉,《新聞學研究》,第七十期,頁 169-199。
參考書目:
王傳利(2021),〈推動、響應、督導:新中國初期《人民日報》的輿論反腐〉,《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 第10期。
王泱泱,闡永棟、王武彔,(2010) 〈對內宣傳與對外宣傳的統一,人民日報言論特點之一〉,《現代傳播》,10期。
李少南 (1994),〈人民日報對台灣及香港之報導〉,《 新聞學研究》,第四十九集,頁233-245。
李子甜、徐美苓(2020)。〈《人民日報》霧霾新聞框架建構(2011-2017)〉,《新聞學研究》,142: 59-109。
黃雅蘭(2018)〈「婦女解放」還是「女權主義」?以《人民日報》看中國國家敘事中性別話語的變遷〉,《新聞學研究》,第一三六期,頁 51-90
夏倩芳、張明新(2007) 〈社會衝突性議題之黨政形象建構分析──以《人民日報》之「三農」常規報導為例〉,《新聞學研究》,頁85-124
聖夢麗,張蓓(2021) 〈主流媒體對抗美援朝戰爭集體記憶的建構研究——基於人民日報的內容分析〉,《新聞研究導刊》,第十二卷二十二期。
陳剛、石晉陽(2022) 〈人民日報大氣污染報導 (1996-2020)的話變遷研究〉,《揚州大學學報》,第二六卷,第三期,頁103-115。
武建國,肖曉,胡满 (2017) 〈人民日報元旦社論的多視角歷時分析—透視中國社會關係的變遷〉,《外語教學》,第 38 卷,第 3 期,頁17-22。
孫延鳳、何雪聰、付礫樂 (2022),〈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人民日報涉日報導研究〉,《傳媒論壇》,第五期。
郝建國(2021),〈“兩會”新聞話語的生產機制與結構變遷 ——以《人民日報》為例〉,《新聞實踐》。
劉姝童(2021),〈人民日報新高考公平話語研究〉,《全媒體探索》,十二月號,頁66-69。
Chan, Julian TszKin & Weifeng Zhong (2019) “Reading China: Predicting Policy Change with Machine Learning,” https://policychangeindex.org/pdf/Reading_China.pdf.
Chen, Titus & Chia-hao Hsu (2018) “Double-Speaking Human Rights: Analyzing Human Rights Conception in Chinese Politics (1989–2015),”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 27, NO. 112, pp. 534–553.
Goffman, E., (1974) Frame Analysis: 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 New York: Harper & Row.
Hu, Yue (2019) “Refocusing democracy: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framing strategy in political language,” Democratization, DOI: 10.1080/13510347.2019.1690461.
Entman, R. M. (1991) “Framing U.S. coverage of international news: Contrasts in narratives of the KAL and Iran air incident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Vol. 41(4), pp. 6-27.
Pan, Z., & Kosicki, G. M. (1993) “Framing analysis: An approach to news discourse,”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10,55-75.
Gamson, W. A., & Modigliani, A. (1987) “The changing culture of affirmative action,” in R. G. Braungart & M. M. Braungart (Eds.), Research in political sociology (Vol. 3, pp. 137-177). Greenwich, CT: JAI Press.
Liu, Xinsheng & Yi Edward Yang (2015) “Examining China’s Official Media Percep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a Content Analysis of People’s Daily Coverage,” 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20, pp. 385-408.
Li, Jiwei & Eduard Hovy (2014) “Sentiment Analysis on the People’s Daily,” Proceedings of the 2014 Conference on Empirical Methods i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EMNLP), pp. 467-476.
Ma, Xiaofang (2008). Extra Media Influences on the Issue-Attention Cycle:A Content Analysis of Global Warming Coverage in the People’s Daily and The New York Times, 1998-2007 [Master’s thesis, Ohio University]. OhioLINK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Center. http://rave.ohiolink.edu/etdc/view?acc_num=ohiou1218165001.
Weston, Morley & Adrian Rauchfleisch (2021) “Close to Beijing: Geographic Biases in People’s Daily,”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Vol.9, Iss. 3, pp. 59-73.
Wang, Haiyan, Sparks, Colin & Huang, Yu (2018) “Measuring differences in the Chinese press: A study of People’s Daily and Southern Metropolitan Daily,” Global Media and China, Vol. 3(3), pp. 125-140.
Wu, Shufang (2014) “The Revival of Confucianism and the CCP’s Struggle for Cultural Leadership: a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People’s Daily, 2000–2009,”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 23, No. 89, pp. 971-991.
Triggsk, Francesca (2019) “The Ideological Function of “Positive Energy” Discourse: A People’s Daily Analysis,” British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Vol. 9 (2), pp. 83-112.
Wu, Guoguang(1994) “Command Communication: The Politics of Editorial Formulation in the People’s Daily,” The China Quarterly , No. 137 , pp. 194-211.
Xia, Cai (2021) “China-US Relations in the Eyes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 Insiders Perspective,” Hoover Institution, https://www.hoover.org/research/china-us-relations-eyes-chinese-communist-party-insiders-perspective-zhong-gong-yan-zhong.
Xiong, Yonglan, Yongping Wei, Zhiqiang Zhang, Jing Wei (2016) “Evolution of China’s water issues as framed in Chinese mainstream newspaper,” Ambio, 45, pp. 241–253.
Zhang, Shangqing (2020) “Analysis on the Noise of People’s Daily Information Expression During Covid-19 Epidemic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 Education and Humanities Research, Vol. 497, pp.45-48.
Zeng, Jing , Chung-hong Chan & Mike Schäfer (2020) “Contested Chinese Dreams of AI? Public discourse abou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n WeChat and People’s Daily Onlin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25:3, 319-340, DOI: 10.1080/1369118X.2020.1776372.